罗与之
注释:狂风卷起雨帘,辨清了早晨的曦晖;似乎与新的晴天有会期。秋天的水、山、草木都染上秋色,仿佛要给我几篇诗来写尽这秋天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狂飙卷雨辨朝曦,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早晨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似与新晴有会期,则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秋水秋山秋草木,浑将乞与数篇诗,则进一步描绘出秋天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释:春天的东风吹遍了整个大地,然而贫穷的家庭却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温暖。我背着柴火走过花丛,燕子的话语好像在讥讽着我们这贫寒的生活。 译文:春天的东风吹遍了整个世界,而我家却无法拥有春天。我背着柴火从花丛中走过,燕子的话语似乎在嘲笑我们的贫困。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诗人通过描绘东风
诗句释义: 1. 春残 - 描述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2. 林端啼鴂损年芳 - 在树林的边上,一只杜鹃鸟啼叫,损害了春天的美丽和时间。 3. 洞口空怜野水香 - 洞口处只有野水散发着香味,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寂寞。 4. 人与落英兼寂寞 - 人们和落花一样感到寂寞。 5. 蝶随飞絮两彷徨 - 蝴蝶跟随飘落的柳絮四处迷茫。 6. 不因花事荣枯易 - 花儿的荣枯并不影响春天的稳定。 7. 未觉春工代谢忙
注释: 山居闲思:在山中闲居时,思绪万千。 雨作糟床注,秋生鲈鲙思:雨水打湿了酒坛的泥底,秋天里,思念起家乡鲜美的鲈鱼。 卷帘了清景,沉水袅烟丝:卷起窗帘,眼前是清澈的景色;沉香袅袅地飘出,仿佛有一缕烟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闲居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雨作糟床注”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打湿了酒坛的泥底,暗示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次句“秋生鲈鲙思”,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里
【注释】 (1)舟次:船停泊。 (2)吴王岘(duì):指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与刘备联合抗曹操,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于此。 (3)泛川流:泛舟于长江上。 (4)矶头:江边的岩石。 (5)胜地空余豪杰迹:指赤壁古战场,昔日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遗迹已荡然无存。 (6)扁舟不载古今愁:指自己的心绪像那扁舟一样,无法承载古今之哀愁。 (7)极知:非常知道。 (8)景:风景。 (9)天时逝不留
注释:山中闲居时,我思绪万千。云散后,山间的月亮露出真容;星稀时,山中的月亮显得更加明亮。我像羊群一样在风露的底色上徜徉,仰望着明亮的月亮,心中默诵《离骚》。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闲居时所感所思之诗作。首联“云散山月吐,星稀山月高”,写山居夜坐所见之景。诗人以“吐”和“高”形容明月,表现月光普照,洒落人间的壮美景象。颔联“相羊风露底,望月诵离骚”,描绘诗人仰望天空、默诵经典之情景。诗人仰望明月
【注释】 日暮掩松关:日落时分,关上了松树门。指隐居山林之意。悠然谢往还:悠闲地告别往来的客人和友人。闲居遣怀:在闲居时写诗遣怀。 停杯:停止酒杯。因待月:因为要等待月亮升起。徙倚:徘徊不定的样子。为看山:为的是观赏山景。 贫悟道中乐:在贫穷的境地里悟出了道的真谛。醉偷忙里闲:在醉意朦胧中也感到一种闲适。偷,是说酒醉后有一种懒散之感。忙里闲:忙碌之中也有闲适。 耳根偏可意:听觉特别灵敏、清晰。偏
【注释】 愁肠:形容内心忧愁,痛苦。结欲断:指心绪纠结得好像要断了一样。边衣:指军装,这里借指边防将士的军装。犹未成:还没有缝制完成。寒窗:冷清的窗户。剪刀:缝纫用具。疑是剑镮声:好像是刀剑的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赏析】 “愁肠结欲断”,诗人以“愁肠”比喻其内心的愁苦,用“结欲断”来形容它已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说明作者内心的痛苦已经到了极点。 “边衣犹未成”,这句写自己为边戍之卒缝制衣服
注释: 此身倘长在,敢恨归无日(我倘若能活着,怎会怨恨没有回家的日子)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但愿你戍守边境,就像我能细心缝制衣物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首句“此身倘长在”,表达了她对自己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期待和希望。第二句“敢恨归无日”,则是她在等待丈夫归来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丈夫的深深担忧。而第三句“但愿郎防边”,则直接表达了她的心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依据诗词内容逐项进行比对。题中“寄衣曲”是《长别离》的标题,全诗共四句,其中第二句的译文为:“如果没有鸿雁飞过,你和我就要永远地分离了。”据此判断,该诗为《长别离》。 【答案】 译文:我怀念着你,你要去边城戍守,几度砧声敲破了秋天的寂静。如果没有鸿雁飞来,你和我就要永远地分离了。注释:①寄衣曲:乐府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