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
【注释】 客行:旅途中的行人。泥潦(áo):《汉书·高帝纪》:“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注:“汉王欲攻项王也,令樊哙与十馀骑出军门,传呼曰‘谨候,即入’。项羽闻之,乃谓亚父曰:‘信来,顾反吾耳。’”泥潦,喻指泥泞的道路。山堠(hòu):烽火台。不胜长:不能长久地看到远方的山。孰(shú)使雨点暴:是谁使得天气突然变坏,下起暴雨。更令风力狂
凤凰台闲眺台前瞰军垒有感而赋 秋风携野客,杖屦凤凰台。 忍见貔貅戍,更闻鸿雁来。 时方忧大厦,世岂乏良才。 何日览辉至,龙文载九垓。 注释: 凤凰台:指凤凰山的观景台。 野客:指隐士或游历的客人。 杖屦(zhàng jù):拄着拐棍和鞋子,表示闲居无事的样子。 貔貅(pí xiū):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用来代指军队。 时方忧大厦:指国家当前面临的危机。 世岂乏良才
诗句原文: 政是风光欲别时,可堪烟外雨丝丝。 译文: 正当是春天风光将要告别的时刻,却偏偏在烟雨之外,春意渐去。 注释: - “政”意为“正”,表示正好; - “风光欲别时”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将要结束; - “可堪”意为“实在”,表示无法忍受; - “烟外雨丝丝”描绘了细雨飘渺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即将离去的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逐一分析。 “信步独幽寻”,写出了诗人独自漫步,深入山林的幽远景象。“信步”点出游子之身份,“独幽寻”写其行踪,点出游子之身份;“春山野雾浓”点明了时令和环境
【诗句解释】 江行阻风小市:在江边停泊受阻。阻风,就是遇到风浪。小市,小商贩。 弭棹黄芦外:停船于黄色芦苇之外。弭,止,停的意思。棹,船桨。 江云绕柂牙:江上风云缠绕着船舷。柂牙,船尾的桅杆。 寒深身轸粟:寒冷加重了身体上的疾病。轸,通“疹”,指因寒冷引起的疾病。粟,指粟粒,形容病重。 风急浪生花:大风激起波浪,好像花一般。生,使……产生,这里形容波浪。 日暮人收市:天色已晚,人们收拾摊位回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 “梦回”二句:意思是:夜深人静,我独自在客舍中辗转难眠,酒喝得不多难以成醉,冷气袭人,被衾薄透。这两句是说作者深夜不寐的原因,也是全诗的首句,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铺垫。 “梦回”三句:意思是:夜深了,我在孤寂的客舍里辗转难眠,听到窗外草虫的鸣叫声。这三句承上启下,由“无眠”引出了“听”,又以“听”引出了“梦”。草虫鸣叫,说明天已破晓,诗人终于入睡了。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白露消磨暑”意思是“白露将暑气消磨”,“丹枫点画秋”的意思是“丹红色的枫叶点缀着秋天”。这两句写的是秋景,“白露”“丹枫”都是秋天的典型景象。“闲吟小山赋”意思是“闲暇时吟诵小山赋”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以白描手法,抓住一个“急”字来写西风,把秋凉的气势和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联“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描写的是雨过天晴,山野间溪流被雨水冲刷干净,乌云密布,天气阴沉。 颔联“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描写的是一夜之间秋风劲吹,山上的树叶纷纷落下。 颈联“身犹衣暑服,耳已厌寒砧”,描写的是诗人身上还穿着夏天的衣服,耳朵已经听惯了冬天的寒砧声。
【注释】 寄:写给。玉笥萧:指隐士高士的住处,在江西吉水县。高士:高尚的人。 滴露誊真诰:用天露来润泽真经。 萧然:寂寞的样子。莫与群:不和众人在一起。 新诗:新的诗歌。高似月:比月亮还要明亮,比喻诗的才华出众。 世念:世俗的思念。薄于云:比云彩还要轻薄。 俗走:世俗之人。堪怜:值得怜悯。 闲眠:悠闲安闲地睡觉。羡君:羡慕你。 唯:只。绿绮:琴名。韵:乐曲。惆怅未曾闻:可惜我还没有听过你的琴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飘忽回风起 - 描述了夏雨的突然来临和迅速的变化。 2. 差池高鸟翔 - 指雨后,鸟儿因湿羽毛而飞得不整齐。 3. 云攘千岭碧 - 形容雨水使山岭呈现出一片碧绿。 4. 雨献一天凉 - 暗示着夏日的炎热被雨水所缓解。 5. 饱意归田亩 - 指农民因雨水带来的丰沛而满足归来。 6. 欢悰入醉乡 - 描述人们因为雨后的愉悦心情而感到如醉如痴。 7. 忽思素秋气 - 在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