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携野客,杖屦凤凰台。
忍见貔貅戍,更闻鸿雁来。
时方忧大厦,世岂乏良才。
何日览辉至,龙文载九垓。
凤凰台闲眺台前瞰军垒有感而赋
秋风携野客,杖屦凤凰台。
忍见貔貅戍,更闻鸿雁来。
时方忧大厦,世岂乏良才。
何日览辉至,龙文载九垓。
注释:
凤凰台:指凤凰山的观景台。
野客:指隐士或游历的客人。
杖屦(zhàng jù):拄着拐棍和鞋子,表示闲居无事的样子。
貔貅(pí xiū):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用来代指军队。
时方忧大厦:指国家当前面临的危机。
世岂乏良才:意思是世界上不乏杰出的才能。
览辉至:看到光辉的到来。
龙文:传说中龙的文彩,这里比喻杰出人物的才智。
九垓(gāi):古代对极高数字的夸张说法,相当于九霄。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凤凰台上的闲眺,引发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期盼。首句“秋风携野客”,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凤凰台,感受到秋风拂面的凉爽。这里的“秋风”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变迁。随后,“杖屦凤凰台”,诗人用杖子拄着鞋子站在高台上,表现出他的悠闲与超脱。然而,当他看到远处的军垒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担忧。“忍见貔貅戍”,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诗,“更闻鸿雁来”,诗人听到了大雁的鸣叫,这声音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同时,他也听到了“时方忧大厦”,这句话表明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最后一句“世岂乏良才”,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国家就能够渡过难关。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