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困泥潦,山堠不胜长。
孰使雨点暴,更令风力狂。
时危嫌店远,日暮觉程忙。
身世摧颓甚,艰难已备尝。

【注释】

客行:旅途中的行人。泥潦(áo):《汉书·高帝纪》:“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注:“汉王欲攻项王也,令樊哙与十馀骑出军门,传呼曰‘谨候,即入’。项羽闻之,乃谓亚父曰:‘信来,顾反吾耳。’”泥潦,喻指泥泞的道路。山堠(hòu):烽火台。不胜长:不能长久地看到远方的山。孰(shú)使雨点暴:是谁使得天气突然变坏,下起暴雨。更令风力狂:又使得大风肆虐不已。时危嫌店远:此时形势危急,却觉得离旅店太远。日暮觉程忙:太阳落山的时候才发觉行程很匆忙。身世摧颓甚:人的命运衰败得很厉害。艰难已备尝:历尽了种种艰难。

【赏析】

这首诗写旅中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国事、自身境遇的忧虑。诗的前半部分写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路途,后半部分写因时局而感到的孤独无助,并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客行困泥潦,山堠不胜长。”首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写旅途中的艰难。“客行”说明作者不是本地人,他来到这偏僻的地方,自然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跋涉。“泥潦”是说道路泥泞难行,“山堠”则是指路的烽火台,它远远地矗立在前方,但看不到它,因为路太险峻,视线受阻。“不胜长”三字表明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孰使雨点暴,更令风力狂。”第二句紧承第一句而来,进一步渲染旅途的艰险。“孰”,什么;“暴”、“狂”都形容风雨猛烈的样子。这两句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景象,烘托出行人的心境。

“时危嫌店远,日暮觉程忙。”第三句承接上文,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时危”指的是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嫌”字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状况的反感情绪。“时危嫌店远”一句反映了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许多旅店都关闭了,作者只能无奈地忍受着长途跋涉的艰辛。

“身世摧颓甚,艰难已备尝。”第四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身世摧颓”指的是自己命运的衰败,“甚”一词强调了这种衰败的程度。“艰难已备尝”则表现出作者经历了许多苦难。“备尝”一词用来形容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个人命运的感叹。同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