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诗句释义】 孤山诗三首 其三 仙岛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秋碧碍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译文】 仙岛湖西边景色很美,湖西边的景色非常充足。 春天融化迎接拂晓的太阳,秋天碧绿阻碍空旷的天空。 竹林掩映着高僧的塔,云雾缭绕着隐士的家。 司马迁如果今天还活着,这里应该成为藏书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孤山景色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
注释: 质本精刚化,锋铓岂易群。 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 类与铅刀异,名将彩笔分。 删书及定礼,曾忝立奇勋。 译文: 原本的金属材质坚硬而刚硬,锋利无比难以被群体所伤害。 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 类似铅笔刀和铅刀不同,名声将彩笔来区分。 删除书籍以定礼仪,曾经忝列着立奇功。 赏析: 这首诗是友人元敏给作者的三首诗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刮字刀的特性和功能,表达了对文字改革和进步的赞赏和支持
诗句释义与赏析 其一 试金石: - 真伪立可辨: 通过某种方法,可以清楚地分辨事物的真伪。 - 贞姿号试金: 这种特质或本质被称为试金石。 - 虽无褒贬口: 尽管没有直接评价或评论。 - 似有是非心: 似乎有着辨别是非的用心。 其二 采取山溪远: - 采取: 采集,这里指收集或采纳。 - 山溪远: 远离山泉的溪流,形容遥远和难以到达的地方。 其三 矿人如未诀: - 矿人: 指采矿的人,矿工
【注释】: 1. 洛下分题:古代文人之间有以洛水命名的书信或诗筒,用以传情达意。 2. 元白:指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旧裁制:指他们以前的作品风格。 3. 重高节:形容人格高尚、气节崇高。 4. 容物贵虚心:形容待人接物要谦逊有礼、宽宏大量。 5. 关河远: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辛酸。 6. 宁辩雨雪深:意为宁愿忍受寒冷的雨雪,也不与小人争辩。 7. 终为报知音
诗句释义: 1. 挑灯杖:挑灯,意为点燃灯笼。杖,这里指的是手杖或长棍,用于挑动灯笼。 2. 裁制削青筠:裁制,指制作或裁剪。青筠,是一种质地坚硬的竹子,常用来制作笔杆或其他物品。 3. 纤纤状可珍:纤纤,形容纤细、精致。状,形状。可珍,值得珍惜、珍贵的事物。 4. 助灯虽有力:助灯,帮助点亮灯笼。虽有力,虽然有力量。 5. 举用实由人:举用,使用或利用。实由人,实际是人力所为。 6.
注释: 1. 松石为琴荐,鳞皴状颇奇。 2. 松石为琴荐,指的是以松石作为琴的装饰,鳞皴状颇奇,形容松石的形状奇特、美丽。 3. 补天虽变质,映涧尚含滋。 4. 补天虽变质,指的是虽然天空被修补,但是仍然有瑕疵,映涧尚含滋,表示山涧的水依然清澈甜美。 5. 静砌和烟立,虚堂带藓移。 6. 静砌和烟立,指的是安静的台阶上烟雾缭绕,虚堂带藓移,表示空荡荡的大厅中布满了青苔。 7. 最宜弹别鹤
这首诗的标题是“拟洛下分题 文石酒杯”,作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好手艺的人用凿子凿出了一块块粗糙的石头,然后做成了酒杯,使得这些酒杯显得与众不同。这里的“良匠”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能够巧妙地利用石头的自然美,将其雕琢成精美的酒杯。 第二句:“云蒸犹有润,藓驳已无痕。”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云雾缭绕时
茯苓人 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济众应藏用,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注释: - 茯苓人:指茯苓的药性。 - 本自松根得:茯苓生长在松树根部。 - 名因象物彰:茯苓的名字因为其形状和特性而闻名。 - 为医君可信:作为药物,茯苓对治疗疾病是值得信赖的。 - 除疾我偏良:对于消除疾病,我的药效是很好的。 - 济众应藏用:对于帮助众多病人,应当保留有用的成分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以青松、圆月、刎颈结和楚越为象征,借喻友情的变化。 诗句释义: 1.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 这句话表达了青松虽然常绿但也会遭受风雨的侵袭,比喻人或事物也会经历变化和挫折。 2. "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这句话与第一句呼应,同样强调了事物的不稳定性,即使最坚固的东西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 3. "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 这里提到了“刎颈结”
远携瓶锡秣陵城,又逐秋风过四明。 白石清泉寻旧约,碧云红树动离情。 路从朱雀桥边去,舟自丹阳郭里行。 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