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旧裁制,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注释】:

  1. 洛下分题:古代文人之间有以洛水命名的书信或诗筒,用以传情达意。
  2. 元白:指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旧裁制:指他们以前的作品风格。
  3. 重高节:形容人格高尚、气节崇高。
  4. 容物贵虚心:形容待人接物要谦逊有礼、宽宏大量。
  5. 关河远: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辛酸。
  6. 宁辩雨雪深:意为宁愿忍受寒冷的雨雪,也不与小人争辩。
  7. 终为报知音:意为最终能报答知心朋友的厚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忠诚的诗歌。通过描写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及他们的人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首句“元白旧裁制”,直接提到了元稹和白居易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点明了主题。接着,“规模传至今”表达了这些诗作的影响深远,一直流传至今。

第二句“凌霜重高节”,用“凌霜”比喻他们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品质,“重高节”则强调了他们这种高尚品格的重要性。

第三句“容物贵虚心”,则是对元白两位诗人的人格特质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他们在待人接物时谦虚有礼、宽宏大量的态度。

接下来的四句,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赞美了元白两位诗人的品质。“岂倦关河远”,表达了他们对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辛苦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高尚品质的决心。“宁辩雨雪深”,则是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们都愿意忍受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最后一句“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则是对两位诗人的深深敬意和期待。他们的话语如同托付给知音一样珍贵,而他们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那些真心相待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元白两位诗人的描绘,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也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