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衍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翻译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落落奇男子,长年走客尘”,意思是:落落寡合,奇特非凡的男子,多年奔波在外,受尽了风尘之苦;“白身无寸禄,青眼欠高人”,“白身”是平民百姓的意思,“无一寸”形容微薄,“青眼”是旧时称赏识、抬举人的美意,“高人”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白身自谦,以青眼自傲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后村被召见时所作,表达了他的谦逊与对诗歌的热爱。 1. 首句:“衔上官虽显” - 关键词:“衔” - 注释:这里的“衔”指的是官位或官职。 - 赏析:这句诗表明尽管诗人的官职已经显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 2. 次句:“吟边兴不衰” - 关键词:“吟” - 注释:在这里,“吟”是指诗人经常在创作过程中吟诵诗歌。 - 赏析:尽管诗人的官职显赫
哀魏方泉 武衍笔下中吴贤士赞颂与人事异变之叹 1. 诗词原文 每见中吴士,多称太守贤。一毫无暴政,千里乐丰年。心醉西楼月,身飞北阙天。那知人事异,梦绝柳桥边。 2. 注释说明 - 中吴:指中国东部的苏州地区。 - 太守:古代地方官的称呼。 - 贤:贤明有德。 - 无暴政:没有暴虐的政治统治。 - 心醉西楼月:形容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月光下。 - 身飞北阙天:形容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向往或憧憬。 -
书所怀 闲拂尘中镜,犹怜壁上梭。 生平多坎壈,知己半销磨。 对酒成孤酌,横琴寓九歌。 相思江水阔,岁晚客如何。 注释: - 书所怀:写下的诗歌或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闲拂尘中镜:闲暇时轻轻擦拭镜子,象征着对生活的反思和内心的清洁。 - 犹怜壁上梭:仍然喜爱墙上挂着的织布机上的梭子。梭子是织布的工具,象征着勤劳和创造。 - 生平多坎壈:一生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 - 知己半销磨
不拘早晚过长桥,要泊桥边踏巨鳌。 无月色时方得睡,有梅花处必停篙。 不逢水活鱼休买,才见溪清米便淘。 到得旗亭须报我,落帆相与醉村醪。 注释: 1. 不拘早晚过长桥: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任意时间过去。 2. 要泊桥边踏巨鳌:打算在桥边停泊,然后步行至对岸的巨鳌峰(位于安徽池州青阳县境内)。 3. 无月色时方得睡:只有在没有月光的时候才能休息。 4. 有梅花处必停篙:如果看到有梅花的地方
《哀魏方泉》 诏下催归觐,人传便尹京。 班才联从橐,庭忽舞铭旌。 玉树悲中折,金丹圣莫生。 泽多唯乳子,天道若无情。 注释:诏书下达催促回朝觐见皇帝,人们传言您将要出任京城长官。 才能出众被朝廷征召,忽然之间您就被召回京都,朝廷要授予你官职。 树木因玉树而死而折断,仙丹神药也不能挽回生命,令人感到悲伤。 施恩惠的人很多,只是那些婴儿得到了恩惠,上天的天道没有情感。 赏析
【注释】 (1)藓磴:长苔的石头台阶。披萝:攀爬着生长着蔓生的苔藓,泛指草木丛生的地方。茅堂:茅屋草堂,指隐者居所。著:遮盖。 (2)绿看流去水:指流水清澈碧绿,看着它静静地流淌着。流去水:流水。 (3)红惜落残花:指残败的红花让人感到惋惜,花儿已经凋零了。 (4)蜀鸟:蜀地的鸟。啼春静:鸟儿在春天里安静地鸣叫。 (5)山童:山里的小孩子。厌客哗:讨厌游客喧哗的声音。 (6)题:在墙壁上题字。壁
京口策应戍将归营 老矣犹征调,新从淮上归。 尽知边境事,曾解寿春围。 腥血封刀匣,黄沙渍铁衣。 奏功均得赏,沽酒醉斜晖。 注释: 1. 老矣犹征调:年老但仍被征召入伍。 2. 新从淮上归:刚从淮南(今安徽一带)归来。 3. 尽知边境事:对边境的事务了解得很清楚。 4. 曾解寿春围:曾经解除过寿州的包围。寿州是三国时期吴国和魏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5. 腥血封刀匣:战场上沾满了血腥,用刀封住了匣子
伯氏自吴门来辇下再宿即别 把酒论新事,移床问故山。 注释:用酒杯谈论新的话题,移动床铺询问故乡的事情。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饯行之际与友人共饮畅谈,然后询问他的故乡情况,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 桑麻云已长,亲戚喜相安。 注释:桑麻生长茂盛,亲戚们相互喜悦和平安。 赏析:诗人在送别之际,看到桑麻已经长得茂盛,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喜悦之情。同时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风节传清素 - 这句话描述了人物的高尚品德和纯洁的节操。"风节"指的是高尚的节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传"则是指广泛传播、继承的意思,“清素”则可能指清白无瑕、纯净如初等意涵。整个句子表达了对这个人品德高尚的认可和赞誉。 2. 名多为宦游 - "名多"意味着名声很好,"宦游"通常指官员的公务旅行。这里可能暗指该人物因高名而频繁出仕为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