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朋
【诗句】 达磨西来,卦文不识。 胡卜乱卜,传至今日。 佛日等是开个铺席,敢向朕兆未分已前。 端平元年正月一。 【译文】 达摩祖师从西方来,卦象却看不懂。 胡人随意占卜,传到今天。 佛日(即佛陀的日子)就像开一个店铺,竟然敢在朕还没有出生时就开始算。 端平元年正月一日。 【注释】 达磨:指达摩祖师,又称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 卦文:指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之书。 胡卜
桃花烂熳红,“桃花烂熳”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灵云眼中血”则形容眼睛中的血丝如同天空中飘动的云雾,形象生动。 诗句中的“不是断肠人,此恨向谁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他感叹自己并非因情伤而断肠,但心中的痛苦却无处倾诉,这种孤独感让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注释: 一叶落,天下秋。 这是说,一片叶子落下,秋天便来临了。 回避不及底眼睛突出,窥觑无门底南州北州。 逃避不了的,是眼睛变得突出;无法看清的,是南州北州的形势。 有来由处没来由。 有原因的时候,没有原因也是存在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首句“一叶落,天下秋”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一叶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
在阅读了《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十二》的诗句之后,我们来逐步解析其含义和意境。 “楖?木卷而曲,回天关转地轴”表达了自然界中的木料被弯曲,仿佛是天界的枢纽转动着大地的轴线。这里使用了“楖?木”这一形象,可能是对某种树木的拟人化描述,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紧接着,“群阴时时剥尽,一阳日日来复”描绘了阴霾过后阳光重现的景象,暗示事物总是经历起伏循环,黑暗之后必将迎来光明
注释: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十九 1.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十九:这是一首佛教偈颂,属于禅宗五言诗。 2. 禁足安居:指僧人修行时,要远离尘嚣,住进寺院中专心修行。 3. 一句直举:直接点明主题。 4. 匝地普天:环绕整个世界,无处不在。 5. 四月十五:指的是佛教的四月初八日(佛诞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颂,属于禅宗五言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点明了主题。诗句“匝地普天
【注释】: 1.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六:指《赵州从谂禅师文集》中的一首偈语。偈:未举先知,未言先领。 2. 赵州无(wú)关:指赵州从谂(sòng)。 3. 玄沙有岭:指黄龙死心禅师。 4. 万别千差一印定:意为无论多少差别,只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确定了事物的类别。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语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即通过描述一个特定的情境或现象来表达对某种境界或道理的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说
卒风暴雨,鼓荡无前。 石裂崖崩,回避不及。 总教丧尽生涯,方见时清道泰。 功不浪施。 注释: 1. 卒风暴雨:突然刮起狂风暴雨。卒,通“猝”,突然、急速地。 2. 鼓荡无前:形容风雨猛烈地吹打,声势浩大,无法阻挡。 3. 石裂崖崩:岩石因风力强大而破裂,山崖因风雨而崩塌。 4. 回避不及:由于风雨太过猛烈,无法及时回避。 5. 总教丧尽生涯:最终导致一生的丧亡。丧,丧失。尽,极、全部。 6.
秋雨凄凄,秋云黯黯。 修成八万四千斧,不比寻常三五圆。 注释: - 这首诗的大意是描绘秋季的景象,通过秋雨和秋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 “修成八万四千斧”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或努力,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不比寻常三五圆”则表示这种境界超越了普通人的想象和理解。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人生哲理。诗人以秋雨和秋云为切入点,传达了对生命
这首诗的大意是:整个世界都冻结了,但是遍野还是像火一样燃烧。 时间没有错过,但僧人却常常错过。 不错过,在深深的雪中有一个。 注释: 1. "大地皆冻锁" - 整片大地都被冻住了,就像被锁住了一样。 2. "遍界热如火" - 整个世界都是热的,就像火一样。 3. "时节不放过" - 这个时间段没有被错过。 4. "衲僧多蹉过" - 许多和尚都错过了。 5. "不蹉过" - 没有错过。 6.
【注释】 偈颂:佛教语,佛教的赞颂文。旧时寺庙常以韵文来颂赞佛祖、菩萨等圣者的事迹。 其一百六十九首:指《六祖大师偈》中的第169首诗。其十四:序号为第14。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新年的诗歌,诗人借对新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新年的喜悦之情。 “旧岁昨宵去”,昨夜的旧岁已经过去了;“新年今日来”,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灯笼与露柱”。灯笼和露柱都是一种节日中常见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