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
诗句解析: 1. 白玉若无玷: 这句比喻女子如同未经污染的白玉一样纯洁美丽。"白玉"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无玷"则意味着没有瑕疵、清纯无暇。 2. 花颜须及时: 这里用花颜比喻女子的美貌,强调了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性。"花颜"即指女子的美丽容貌,"及时"则是指抓住时机。 3. 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担忧和疑虑,担心美丽的女子长时间被关在室内可能会影响她的健康或发展
以下是对《感怀》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采薇易为山,何必登首阳。 - 释义:采摘野菜容易成为山景,为什么一定要登上首阳山呢? - 译文:采摘野菜就足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何苦非要登上首阳山呢?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首阳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但在这里作者却认为,仅仅通过观察和体会自然,就能体会到美的意境
诗句解释 1. 手斸太行山 - “斸”是动词,意思是挖掘、开掘。这里的“手斸”指的是用手挖掘太行山。 2. 心齐太行巅 - “齐”表示相同或一致。"心齐"意指心意和精神与太行山的最高点相合。 3. 斸尽太行险 - “斸尽”表明完全挖通了太行山的艰险。 4. 君心更摩天 - “君心”可能是指某位英雄或者开路者的心志和决心。“更摩天”意味着这种决心和意志甚至超越了天空的界限。 5. 何如回苦辛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注释: 1. 连年戍边塞:连续多年驻扎在边疆地区。 2. 过却芳菲节:度过了春天,也就是过了春天的时节。 3. 东风气力尽:东风已经没有了力气了,暗指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 4. 不减阴山雪:即使没有春天的气息,也不会减少阴山的白雪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时,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最后再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来综合评价。注意从标题、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中,“富农”指地主阶级。“仓中有饱鼠”意思是说仓库里粮食充足,老鼠也吃饱了。“西邻有原宪”,是说隔壁住着一个贫穷的士人原宪。“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是说门口堆着东西,已经变成主人了。“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
译文: 在炎热的夏季,我遇到了前来朝拜皇帝的客人。他们欣赏着浐水旁盛开的桃李花,感叹杜曲的芙蓉花已经凋谢。皇帝在九天之上休沐归来,他的腰间佩着玉饰的腰带。他避开华丽的道路,迎风嘶鸣着美丽的騕袅。他们不知道,山谷中的瑶草已经被日日吹拂。 注释: 1. 浐水桃花李子熟了:浐水是古代长安城附近的一条河流,这里指代长安城中的美景。 2. 杜曲芙蓉老:杜曲是长安城的一个区域,这里的芙蓉花已凋落。 3.
《早发》 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栖鸦林际起,落月水中见。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流苏帐里人,犹在阳台畔。 注释: 绿野:指春天的田野。含:包含。曙:早晨,天刚亮的时候。东北云如茜:指东北天空中的云彩像红色的茜草一样美丽。茜:一种植物,其汁液可染红或制成红色染料。 栖鸦:停歇的乌鸦。林际:树林的边缘。起:起飞。 此身:自己的身体。何:为什么。自苦:自己感到痛苦。 流苏帐:用流苏装饰的帐篷。里人
越溪女 会稽山上云,化作越溪人。 枉破吴王国,徒为西子身。 江边浣纱伴,黄金扼双腕。 倏忽不相期,思倾赵飞燕。 妾家基业薄,空有如花面。 嫁尽绿窗人,独自盘金线。 注释: 越溪女:指越溪这个地方的女子。 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是中国五岳之一会稽山的主峰。 云:这里比喻女子的美貌。 化作越溪人:意思是说女子被化身为越溪之人。 枉破吴王国:白白破坏了吴国的基业。 徒为西子身
洛阳大道傍,甲第何深邃。 南亩无一廛,东园有馀地。 春溪化桃李,秋沼生荷芰。 草木本无情,此时如有为。 旱苗当垄死,流水资嘉致。 馀心甘至愚,不会皇天意。 注释: 1. 洛阳大道傍:洛阳的大街旁。 2. 甲第何深邃:豪宅多么深奥。 3. 南亩无一廛:南边田地没有一片屋檐。 4. 东园有馀地:东边的花园有很多空地。 5. 春溪化桃李:春天的小溪就像化成了桃花和李花一样。 6. 秋沼生荷芰
织素谣 贫女苦筋力,缫丝夜夜织。 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 五侯初买笑,建章方落籍。 一曲古凉州,六亲长血食。 劝尔画长眉,学歌饱亲戚。 注释:贫女:贫穷的少女。万梭:形容数量极多。织素:织布。万梭为一素,意思是用一万张细麻布制成一块白布,这里比喻女子勤劳。世重韩娥色:世人看重韩娥的美貌。韩娥:战国时期著名女歌手,传说她善唱歌,能以美妙的歌声感动路人。五侯:指汉朝的五位封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