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
【注释】 自:从,自从。宗正府:官名,掌皇族事务。西:西边,这里指东宫的西边。尚食局:官署之一,掌管皇帝饮食。杂书:指各种书籍。后:以后。杂书二首:即《杂书二首》,诗题。“杂书”是泛指各类书籍,这里指作者在尚食局时所写的诗。 未明:天还没亮。车马省:官署名。门开:门开着。面面:处处,到处。风霜:比喻岁月,也指风雨。一寸埃:形容尘土飞扬。借得小窗容我懒,五更:一更,一夜分为五更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过长城》,它描绘了长城的历史沧桑和自然风光。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道德藩墉亿万年,长城谩与朔云连。 【注释】:道德,指道德风尚或道德规范;藩墉,古代城墙;漠,北方;云,指边塞的云雾;谩,同“漫”,随意、任意;与,连接;朔,北风的方向;地,大地;际,界限。 赏析:诗人站在长城之上,遥望远方,感受到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变迁。他感慨于长城作为道德的象征,历经亿万年仍屹立不倒
【题解】 《立仗马图》为宋代画家王希烈所绘,描绘了一幅画中人物在马上站立,背后有侍卫立于两旁的图画。此诗借对画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纳谏图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1. 玉立彤墀:形容人物形象美丽,气度不凡。玉立,形容人挺拔;彤墀,红色台阶。 2. 食残刍豆:意即吃剩下的草料和豆子,比喻无用之人。残,剩余;刍,喂牲口用的粗饲料;豆,指豆饼。 3. 太平未必闲无用:意为国家太平时
横彴才通一径修,方山涌翠似腾虬。 五湫地压三州胜,八十僧从七客游。 赤日行空垂倒景,青天坼罅拔飞流。 大烹惭负诗人腹,赖有梅花肯障羞。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横彴才通一径修,方山涌翠似腾虬:“横彴”指的是桥梁,“才通一径”意味着这座桥梁连接着狭窄的道路,而“一径修”则强调了道路的陡峭与不易通行。“方山涌翠”形容山脉苍翠欲滴,仿佛是绿色的龙在腾跃;“似腾虬”则是形象地描绘了这绿色如蛟龙一般的山峰
【注释】云梯:古代在高处架设的桥梁,如悬于山间、栈道之上。 嵏平:形容山峰陡峭。霁雾:雨后晴朗的雾气。两都:指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南关门:即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矗崖:高耸的岩石。擎:支撑。佛屋:佛教建筑。壁门:古城墙上开有箭窗的小门。军城:指防御工事。当时:从前。苦诧:曾感到奇怪。一卒:一名士兵。前临:面对。强万兵:拥有强大的兵力。 【赏析】 首联“云梯忽断山嵏平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钱塘江潮汐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汐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八月十七日夜晚,月光从东方升起) 注释:这是第一句,描述了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十七日夜晚,月亮刚升起。月光从钱塘江东边的海潮中升起,照亮了整个海面。 赏析: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2.
游五泄山四首 神斧初开地险天悭,龙非畜处木石阴 神斧何人初凿涧,拓开地险出天悭。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神匠用他的神奇之手,将一道巨大的裂缝刻画在了大地之上。这个裂缝如同一道天堑,将天地分隔开来,使得人们得以一窥天界的神秘和壮丽。这神匠的技艺之高超,仿佛能够撼动天地,开辟出一条通往天际的道路,让人们得以一睹其神奇之处。 湫潭隐奥龙非畜,木石阴森鬼所寰。 在五泄山中,有一个深藏不露的潭水
【注释】 天子龙飞:指皇帝的威仪。统万邦:一统万国。玉符封检:皇帝的命令。下殊方:派往远方(交趾)。雕题:指少数民族。粉署郎:指文官。翡翠:一种鸟,羽毛翠绿,飞翔时翅膀沾湿。铜柱:指石碑。鹧鸪:一种鸟,鸣声哀婉凄凉。石门:即石门关,在今广西桂林东北。蒌叶:一种草药。槟榔:一种植物果实,可入药。珍重:请小心。取次尝:随意品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送别的背景
【注释】 一路青山荔子丛:指山中荔枝树丛生,一路都是。华山西望粤台东:在华山之南,遥望东方的广东、福建地区。家风兰玉庭阶上:家中有兰花般的美德,庭院中有玉石般的台阶。官事参苓药笼中:官场事务如同参苓草药一样繁多。鹢首去乘潮浪白:鹢(yì)鸟的头向着大海。蛎房催出酒波红:蛎房催促着酒波涌起。福州自是炎蒸少:福州自然气候炎热。腊雪飞花落半空:腊月里的雪花飘落,就像花从空中坠落。 【赏析】
注释: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自从宗正府搬到了尚食局。 都城一住十年馀:我在这都城已经居住了十年多。 挈挈今朝更徙居:今天又搬家了。 奴辈莫嫌家具少,箧中犹是借来书:你们不要嫌弃家具少,我的箱子里还有很多是向别人借来的书。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都城的居住生活。诗的首句“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表明了作者的住所发生了改变。第二句“都城一住十年余”表达了作者在都城居住的时间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