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
这首诗是关于浦阳十咏的第十首,题为《昭灵仙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读: 1. 芝掌中开颢气青:“芝”在这里指的是灵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掌中开颢气青”意味着在手掌之中展现出的青色光芒或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仙人留下的灵气或者某种神奇的现象。“颢气”通常用来形容非常清新、纯净的气息,而“青”则常用来象征生机和活力。 2. 云軿双驾凤皇翎:“云軿”是指神话中的云车
【注】婺女城:在浙江省金华县。柝(tuò):更声,古代夜间报时用的铜壶滴漏声。二更:夜半一更、二更,这里指半夜。 【赏析】这是一首赏月抒怀诗。首句写景。“婺女”即浙江金华之古称。“城头”指金华县城。“柝乱鸣”,点明时间是中秋之夜,诗人于城头听到报更之声。次句抒情。“二更起坐听江声”,表现了诗人彻夜无眠,倾听江水潺潺的情状。第三四句写景,“满月当圆景”与上句“江声”相对应,而“奈此浮云点太清”
【注释】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 梨花:指柳絮,即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 井臼:指洗衣做饭的活计。 原田:指田地,这里泛指农事。 节:本意为竹节。引申为节操。 杜鹃:又名布谷鸟,春末鸣声凄切。古人以为这种鸟鸣叫时,是催人归乡。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他归隐田园、躬耕自给的志向。 前两句写诗人珍惜春天,留恋酒家的钱。“岁月无情日变迁”,岁月不待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十首咏物诗中的第四首。全篇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描写宝掌山的飞泉、明月和高僧入定,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禅理的热爱之情。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意思是说,只有从曹溪(即曹溪寺)流出的那勺水才能甘甜。这比喻了真正的佛法需要修行者自己去体验、去实践,而不是仅仅依靠文字或口头上的传授。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需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一切障碍
【译文】 千峰的尽头,夕阳西下独自辉映,它收敛了翠绿,浮现在画卷中。 塔庙傍着山影笔直,石桥中间横亘着水痕。 白色的鱼在汕中将超过一尺,红色的稻子登上田场像珍珠。 玉露金风是秋天最爽朗的时候,跳身何用市间壶。 【注释】 浦阳:地名。浦江县,今浙江浦江县北有浦阳江口,故称。 十咏:指《浦阳十咏》诗。浦阳十咏,即《和陶八咏》。 南江:即南江浦,浦江县南有南江浦,为古代重要渡口。 千峰:指千峰寺。
浦阳十咏 其八 东岭秋阴 半里官桥出市阛,一团秋色破孱颜。 云开浩荡初疑曙,日出苍凉不见山。 断雁残鸿飞杳杳,绿芜红叶映斑斑。 去年菊蕊今年发,拾得篱边句子还。 注释: 1. 官桥:指桥梁,可能是通往某处的道路。 2. 孱颜:形容人的面貌或身体虚弱、消瘦。 3. 云开:天空中的乌云散去。 4. 日出苍凉:太阳出来时显得有些凄凉。 5. 篱边句子:篱笆边的诗句
【注释】 夜行溪谷间梅花迎路香影离离可爱:夜晚在山谷溪流中穿行,路边梅花的香气迎面而来。 暝投村径绕羊肠:晚上回到村庄的小路上。 离立江梅似雁行:江边梅树挺拔,像大雁一样排列整齐。 冷蕊微开初的皪:寒风中梅花刚刚绽放,露出娇嫩的花苞。 繁枝乱插更凄凉:梅花枝繁叶茂,显得更加凄凉。 苍烟挂树多疑梦,淡月窥林稍觉香:浓雾笼罩着树木,让人怀疑是梦境;月光透过树林,使梅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注释】 1. 端午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端午节。 2. 泊舟:停船。信州城下:位于江西上饶市的信州古城。陈行之推官:名不详,时任信州知府的陈行之推官。袁仲野知事:名不详,时任信州知府的袁仲野知事。 3. 我:指诗人自己。挹翠亭:信州城中的一个楼台,诗人在此饮酒作诗。 4. 故人:老朋友。惜别:舍不得分别。维舟:系船。 5. 节中偶病不成饮:端午节里,由于疾病未能喝酒。 6.
浦阳十咏·其五 月泉春诵 有盈有泚即寒泉,犹隔芦峰道里千。 岳麓云深藏策处,匡山人老读书年。 松楠叠影青浮几,华树生香晚入筵。 稽首堂中两夫子,六经言远视如天。 注释:这首诗的标题是“月泉春诵”,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勃。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月泉边诵读经典的情景。 有盈有泚即寒泉:意思是说,泉水清澈见底,既有盈满之意又有寒冷的感觉。 犹隔芦峰道里千:意思是说,距离芦峰还有千里之遥。 岳麓云深藏策处
注释: 浦阳十咏 其六 潮溪夜渔溪水添流到石矼,小家残户占渔商。 蛟龙未解乘云气,鱼鳖安能避泽梁。 两岸栎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 淮夷固有蠙珠颗,往往钩深得夜光。 译文: 潮汐的河水涌向石头岸边,小户人家占据渔商生意。 蛟龙尚未学会乘着云层飞行,鱼鳖怎能躲避沼泽和桥梁? 两岸的橡树林中藏着弯弯曲曲,一个火堆在松树之间照亮微弱。 淮夷人自有珍贵的珠宝,常常用细钩深入夜晚寻找。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