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注释】 东野: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平陵: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鞅掌:形容忙碌的公务。不可耐:受不了。申卯: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春秋时鲁国的邑名。驱驴:驱赶驴车。乐幽茂:指山水之美令人心醉神怡。苦吟:指苦于作诗。斜日:太阳西坠。危坐:端坐着。摆落:摆脱世俗之念。鹅雁:即鹅、雁。比喻众多。百:指一百篇。两曹第:官署中两个部门。忍之:忍受。适满:恰好满。百乃报:指作诗满百首才上报。不
这首诗是程渔庄在燕巢被蛇侵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思考。 我们看到“燕巢屹高垒”,这句诗描绘了燕子在高高的巢穴中筑巢的景象,给人一种稳定而安全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蛇行危折罄”却打破了这种宁静,揭示了大自然中的捕食者——蛇正在向燕子发起攻击。 诗人描述了燕子的困境:“不虞猝见侵,怪事发轩屏。”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燕子突然遭到蛇的攻击的惊讶和担忧。而“黄口养渐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风物居然好,亭池稳处安。 - 注释:风物(自然景色)果然如此美好;亭池(水边的凉亭和池塘)在安稳的地方。 - 赏析:诗人描绘了西庄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这里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里的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2. 上饶初奏最,西墅且追欢。 - 注释:上饶地区刚刚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在西墅(别墅)这里可以尽情欢乐。 - 赏析
赵春谷约游北山次陈本斋韵 病士痼于懒,举世少匹亚。 未省读道书,低头蒙绛帕。 梦想北山北,户限久不跨。 折简许我游,篮舆暂相借。 腹鸣肩自举,悠然谢衔靶。 邂逅得水竹 ,神明湛吾舍 。 山亦紫翠横,了不费要迓。 平生赤两脚,城市所深怕。 何妨岩石间,共永一日暇。 高情伟卓荦,不在古人下。 喜客见眉宇,煮茗扫风榭。 老山澹一癯,龟息闻静夜。 摄衣倒凌景,回首怜俗驾。 吾侪偶会弁,小语辄雷咤。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 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 吾翁始落南,土思尚依依。 筑堂扁岷峨,目断落日晖。 忆昔丙申岁,锦里烟尘飞。 甲子已一周,而我犹未归。 孤蓬失本丛,旅雁抱长饥。 百年直寄尔,旷然勿徒悲。 注释: 1.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这是苏轼的《东坡九日尊俎》诗,其中有“有怀宜兴高安诸子”的句子
注释: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 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译文: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在天目顶上明月高悬。 下方雷声响起如同婴儿啼叫,难道是山中的僧人耳朵太过灵敏? 赏析:跋恩上人(即元好问)的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天目山夜景图,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静淡雅的心境。 首句“把断风光不许通”,意为阻断了所有的风光通道,不允许它们通行。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 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 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 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 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 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 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名篇名句背诵能力。名篇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而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轩”、“寥”、“贤”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考生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语,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注释并赏析,考生可从注释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赏析的角度入手。 参考。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人生与出处,要不失其正。 - 注释:人生在世,无论处在何种环境或地位,都要保持正直。 2. 手捧毛义檄,以为庭闱庆。 - 注释:手持皇帝颁发的命令(檄文),庆祝家族的荣耀和喜事。 3. 禄养有甘旨,东西惟所命。 - 注释:享受俸禄生活(有美味佳肴),一切所需随心所欲。 4. 贺客来何多,踏破苍苔径。 - 注释:有许多客人来访,以至于把通往家的小径都踏破了。 5.
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余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姻且契比来吴惠教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 人生一世匆匆尔,筵帙亡何已旅酬。 南岳垆头芋初熟,等闲知阅几春秋。 注释: 1. 南岳魏监庙(指魏监,即魏晋时期的人名或官名,此处应为作者的自谦之词)自请奉祠恬于声利,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奉祠,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远离世俗的喧嚣。 2. 益闭户读易(周易),指的是他在过去的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