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王希宣初度时,我与他在武昌相访,他赠送十首诗给我。这十首诗都是模仿陶潜《归园田居》的五言绝句,表达他对亲人思念之情。“怜彼武昌柳,摇落向江潭
【注释】: 轮囷:高而曲折的山。䨴(huán)雨意:指云气低垂,如雨欲落的景象。丰年瑞:丰收之兆。 【赏析】: 此诗为题园景之作。首句“轮囷肖天巧”,以自然景观喻人,言山形之高峻曲折,恰似天地间的巧匠所雕琢。“沾䨴含雨意”,则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时降细雨的景象,给人以朦胧之美。次句“惟应野老知”,诗人自比野老,表达了对这种美景的熟悉与理解。“此是丰年瑞”,诗人将山景之美与丰年之兆联系起来
【注释】: 1. 希年初度:即辛巳岁,诗人在辛巳年时遇初度之喜。 2. 老友王希宣:王希宣即王直方,是王令的同乡和好友,当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正字,与王令有很深的友谊。 3. 扁舟远访:指诗人亲自乘船去拜访朋友王直方。 4. 夙谊甚厚贶以十诗:指老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赠送了十首诗给诗人。 5. 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指的是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中的一句话
【注释】莫:不要 前溪:前面一条溪水,指前面的溪流。 随宜:根据情况而变通地。 风波:波浪,指水中的风浪。 恶:凶险,危险。 鲈鳜:两种鱼,一种生活在南方,另一种生活在北方。此代指鲈鱼、鳜鱼,泛指鱼类。 【赏析】 《钓船》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钓鱼时用词十分简炼,却写得生动形象;语言质朴通俗,却富有韵味;全篇无一“钓”字,却处处扣题,令人回味无穷。 首句“莫出前溪去”是说不要走出前面的溪水去
【注释】 希年初度:初度,是旧时称人二十岁为“初度”的意思。王希宣:名不详,生平不详。夙谊甚厚:与某人有深厚的友情。贶以十诗:赠送十首诗歌。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引用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诗句。渊明:《晋书•陶潜传》: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彭泽县令、中书侍郎等职,后辞官归田。采菊东篱下:意指在东篱下的菊花丛中采摘菊花。《晋书•陶潜传》:陶渊明常采菊于东篱之下,悠然自得。五章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jiǎ)蓼莪(lěi é),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 注释: 1. 希年初度:指诗人初度生日,即刚过完三十岁的生日。 2. 希宣:即王希宣,是当时的朋友。 3. 扁舟:小船。 4. 夙谊:长久以来的友谊。 5. 十诗:指王希宣赠给诗人的十首诗。 6. 渊明:即陶渊明
注释: 方竹杖:用竹子做的拐杖。方,直的。竹杖,古代文人雅士常用以代步或行走之用具。 此君久不见,岁晚伴华颠。 此君:指作者自己。此君,指自己。久不见:好久没有见面了。岁晚:年纪大了。伴华颠:陪伴着年老的人。 直节要到底,勿论方与圆。 直节:正直的品格。方和圆:这里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应该坚持正义,不随波逐流
注释: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 扁舟过(经过,通过)寂寞 十诗继骚雅(用十首诗来继承《离骚》的文雅) 定是王弘孙,犹记南山下(一定是王弘孙,还记得南山下)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开头两句说诗人经过寂寞的地方,收到了老朋友王希宣的十首诗,这些诗继承了《离骚》的文雅之风
【注释】 1. 蓬庐:简陋的茅舍。 2. 白日背我驰:白日指太阳,比喻时光。驰,疾驰。意思是时光迅速流逝。 3. 我生已如此:我一生就这样度过,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4. 天命复奚疑: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时写给友人的赠别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晚年对生死、是非、得失等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首句“抱疴蓬庐下”,写自己身患疾病而独处陋室中。蓬庐,指简陋的茅舍。这句说
【注释】 启:打开。期:指年华老去,如“花甲”之年(六十岁)。颜发:容颜。采:采薇,《诗经》中一首表现采食薇草的诗。橡实:橡栗,即橡子。自采:自己采摘。 【赏析】 此诗为王希宣晚年所作。首二句言岁月不居,年已老大,而友朋犹存,友情未改。三、四句言自己尚在人世,身不由己,故时常采薇自食。五、六句言自己虽知世事艰难,但仍然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愿放弃。尾联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