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诗句注释: - 人向长安渡口归:指人们向着长安的渡口方向回家。 - 长安不见但云霏:指在长安城消失,只留下如烟似雾的景象。 - 只应白鹭曾相识:只应是那曾经认识的白鹭。 - 船到前头更不飞:直到船到了面前,那鸟儿也不肯飞走。 译文: 人们在渡口纷纷回家,却再也看不见长安城了,只剩下如同烟雾般的朦胧景象。只有那白鹭似乎与我熟悉,直到船靠近,它才不再飞翔。 赏析:
注释:中秋之夜有约定要回来,可到家时月亮早已落下。 不能尽情地赏月看到天亮,今夜的雨一直垂到天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望着明月思念家乡的情感。首句“中秋有约竟须归”表达了诗人的期待之情,中秋节是团圆的时刻,而他却不得不离开。第二句“未到家时月已随”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他还没到家呢,月亮就已经落下了。最后两句“不合尽情看到晓
【注释】 四安道中所见 其九:这是第九首。四安,即江西安福县,在今江西省东部,属抚州市管辖。木瓜:指山中木瓜。折山:地名。黄帕封林:指用黄色的纸封住树林,防止野兽进入。 白沙红照:指山中的红光映照。 绣纹冷落见奇瑰:指山中绣有花纹的地方,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寂寞冷清,只有那些奇异美丽的景色才显露出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的一次旅途之中。从诗题上看,此诗当是途中所作
四安道中所见 其十一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注释:喝了薄酒,但仍然感到醉意未消,雨水敲打着稀疏的瓦片发出清晰的声响。破损的被子被当作台阶上滴落的水滴,直到天干物燥,它才会自然地停止滴落。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与苦闷之情。他虽然喝下了薄酒,但却无法驱散内心的迷茫与忧愁。雨水敲打着屋顶的声音
《四安道中所见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牟巘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四安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第一句“听得荒鸡第一鸣”,以荒鸡的叫声作为时间的标志,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变迁。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荒鸡的叫声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起始
落落长松不许年,轮囷扳斡欲参天。 流肪已化为神物,枉损苍鳞亦可怜。 注释: 1. 落落长松不许年: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生机勃勃。落落,形容松树挺拔而孤独的样子。 2. 轮囷扳斡欲参天:形容树木的根茎盘结交错,高耸入云,仿佛要与天空相接。轮囷,形容树木的根部弯曲盘旋如车轮。扳斡,形容树木的枝干扭曲盘绕。欲参天,形容树木的枝干向上生长,直指云霄。 3. 流肪已化为神物
注释: 每羡慕向平(向秀和嵇康)的婚姻,他尽情地游览了五岳,可曾返回? 也许尘世的缘分还未断尽,仍然挑着包袱进入浙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向秀的深情怀念与祝福。诗人以向秀自比,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向平”指晋人向子期和向秀,两人因避战乱而隐居山林,过着清高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婚姻生活,表达了对向秀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好友未来的祝愿,希望他能继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亭亭的明月独自悬挂在夜空中,没有人陪伴。我乘着小船连夜出发,愿意分享它的清辉到辽阔的江湾。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明月”为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得到知己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注释】 过:指经过,路过。安道中:指从江西到湖北的途中。千山:比喻崇山峻岭,这里指沿途的山峦。行脚:指行走、旅行。惭愧看客勤:说自己因为旅途劳顿而感到惭愧。白云:指云雾,这里借指茶壶中的茶叶。欲相赠:想要送给客人。一瓯茶复白于云:意思是说茶水倒出来时,像白云一样洁白无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西至湖北的途中所作,描写了作者途经千山万岭,一路辛苦
【注释】姑溪:地名,今浙江桐庐。薰风:暖风。鹤发翁:年老的诗人。三十九年:诗人自指。成一梦:指三十年前在姑溪为官时的情景已如梦幻。 【赏析】此篇是诗人晚年归居姑溪时的一首抒怀诗。首句写诗人归隐后的心情,他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风景优美的姑溪。第二句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即欢迎久别故乡的友人,并希望老朋友能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带”,犹带着;“熏风”,温暖和煦的春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