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晚年时所作的《和山居六咏》,共六首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 注释:我对于别人的毁誉并不畏惧,因为我知道这些只是文字上的评价,而真正的是非标准是由法官来决定的,不是由别人说了算。 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 注释:我已经忘记了那些华丽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因为我已经过上了简朴的生活,可以到山上打柴
玉川家口尽风流,绝爱长须不裹头。 拾菌断厓双屩雨,捣茶破屋一灯秋。 饥寒未得文章力,忠孝空遗简策愁。 何用枯肠五千卷,无怀时节有书不。 【注释】:玉川家:指诗人李贺的家族,李贺是唐代大诗人,他的家族世代为官。风流:风度、气质出众。 拾菌断厓双屩(jiǎ chuī dàn yá)雨:在山崖边摘取野菌,穿上一双草鞋,冒着瓢泼大雨前行。屩(xié),草鞋。 饥寒未得文章力,忠孝空遗简策愁。
注释: 1. 早年节概慕长缨,晚入玄关探杳冥。这句诗的意思是年轻时就向往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晚年时则深入地探索了人生的奥秘和道理。 2. 岁计仅馀供鹤米,家传只有相牛经。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年的收入仅仅够养活一只鹤而已,家中世代相传下来的只是关于相牛的书经。 3. 三更清气坐生白,千载空名避杀青。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深夜时分,我独自坐着沉思,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清凉的氛围,同时也想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名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对照选项逐一比对。“游清心寺”是全篇的诗眼,以下诗句都是围绕“游清心寺”这一主题来展开的,所以答题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夏日清心寺”,点明了时间,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萧萧树石佳”,点出了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高人留别院”,写出了诗人在寺院中的所见。 “幽意满空斋”
【注释】 迢递:遥远。接关塞:指与京城相隔千里。阴遥:阴暗。岁年:指岁月。百川:泛指河流。黄潦(lǎo):指黄色的雨水。四野:四方田野。连:连接。映:照,反射。竹:指竹林。疏:稀疏。还:同“环”,环绕。如麻:像麻线一样。断复连:断开后又连接。无由:没有机会,没有方法。一榻(zhà):一张床。独:独自。萧然:寂寞空虚的样子。 【赏析】 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以“冬雨”为题,表现了诗人在寒冬腊月里
【注释】 开岩寺,在江西南昌县。长松:大松树。入门先自清:进门时首先感到空气清新鲜净。旧题:指以前留下的题咏。 杰阁:高大的楼阁。依岩出:从山崖上露出。幽泉:深山中流过的小溪。绕竹鸣:环绕着竹林而鸣叫。老来多古意:年纪大了,更富有古代人的思想情趣。散华名:散失了美好的名声和荣誉。 【赏析】 《开岩寺》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开岩寺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开岩寺景色的喜爱之情
湿云连野树,流水绕孤村。 两月无来客,终朝闭小轩。 注释:湿漉漉的云朵连绵在野外的树木上,溪水环绕着孤独的村庄流淌。连续两个月没有客人来访了,我整日关在小屋里不出门。 冥冥山气重,㶁㶁涧声繁。 注释:四周的山峦显得十分阴沉厚重,潺潺的水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绝。 认作清明景,红芳惜不存。 注释:我误以为这是清明时节的景色,然而春天的花已经凋残,令人惋惜不已。 赏析:
【注释】 舒眼层楼表:放眼远望,看尽了山城。舒眼:放开眼界。 归心强自宽:归心已定,故能放宽心胸。 山回江势曲:群山环抱,江水蜿蜒曲折。 北使君:指四川成都的长官,使君是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急:催促。 东游客:指诗人自己。 最怜苗未格:最怜惜的是苗圃里的花木还没有受到摧折。 空忆舞阶干:空怀念起当年在台阶上跳舞时的情景。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之作。开头二句“舒眼层楼表,归心强自宽”
【注】 清溪:即今浙江新安江。 柴门:指农家的草屋。 郭路:指城郊的路。 黄花:菊花。 联句:即对联,是古人诗文中常见的形式。坐苔茵:坐于青苔之上,形容清幽的环境。 赏析: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为唐代的诗人王建。 第一首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用“老树依沙岸”过渡到第三首,三、四句写景,最后两句又回到开头。全诗从时间上由早至晚,空间上由远及近,层次井然,前后照应。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久坐忘为客,清吟未得朋。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 译文: 微薄的月光悬挂在孤寂的床上,残缺的云朵飘过断裂的田埂。 松风吹过树林外传来的笛声,茅草屋前水面边的灯光闪烁。 长时间坐着忘记了自己是个客人,清闲地吟咏却没有找到知音的朋友。 沙滩上有一只饥饿的鹘鸟,黄昏时也飞翔盘旋。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