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晦
华顶归云 四万八千山上山,山中夜夜白云还。 底须出岫弥六合,且复与僧分半间。 古殿结阴灯影澹,长松留暝寺门关。 谪仙已览庐山秀,留得书堂相对闲。 注释: - 四万八千山上山,山中夜夜白云还 - 描述诗人在华顶山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底须出岫弥六合,且复与僧分半间 - 表达诗人想要超越世俗束缚,与僧人共享宁静之意。 - 古殿结阴灯影澹,长松留暝寺门关 -
种花绕屋验天时 种竹当门作己知《白石歌》残牛饭早,青城山下鹤书迟。 有年自许锸随我,万里谁甘革裹尸。 占得一枝吾事了,笑他鹏翼似云垂。 诗篇译文与注释 在这首诗中,曹文晦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生活的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诗句的逐一解释: 1. 种花绕屋:通过种植花卉环绕自己的房子,诗人试图验证季节的变化。这里的“验”字表明了他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体验。 2.
新山别馆十景 · 其一 · 桃源春晓 数点残星挂绿萝,看桃行入旧山阿。 洞门花雾红成阵,沙麓岩前翠作涡。 天外曙红惊鹤梦,水边啼鸟和渔歌。 刘郎去后无人到,吟倚东风草色多。 注释与解析: - 数点残星:形容夜晚天空中星星稀疏的样子,暗示着黎明前的宁静与幽深。 - 挂绿萝:描绘了绿色植物的生机勃勃,增添了一份清新自然的氛围。 - 看桃行入旧山阿:描述了一幅行走在春天的桃花林中的美景
诗句原文: 清溪溪口荻花秋,底事年年伴白鸥。 北去不辞书帛寄,南来非为稻粱谋。 注释与赏析: - “清溪溪口荻花秋”:描述清溪的入口处,秋天时荻花盛开的景象。 - “底事年年伴白鸥”: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白鸥陪伴着呢? - “北去不辞书帛寄”:北漂的人不拒绝用书信或丝绸作为礼物来交流。 - “南来非为稻粱谋”:南来的人并不是为了食物或生活所需而来到此地。 译文: 在清冷的溪流边
《新山别馆十景·其三 · 双涧观澜》 - 注解: 1. "柱峰堂下":指代位于山峰之下的亭台。 2. "翠纷纷":形容山间树木繁茂,绿意盎然。 3. "俯鉴澄源气自芬":形容泉水清澈透亮,源头处自然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4. "两涧合流元有绪":指两条山涧汇合,水流自然形成规律。 5. "八风吹水自成文":用八个方向吹动的水形成美丽的纹理或图案。 6. "沄沄尚想在川上":"沄沄"是形容水流的声音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 - 赤城霞起建高标:描述的是日出时,红霞在赤城(通常指中国北方的一座名山)上升起,其景象壮丽如一座高耸入云的标杆。 - 万丈红光映碧寥:形容红光覆盖了广阔的空间,使整个天空和大地都被染上了一层红色,碧空显得更加清澈、明亮。 第2句 - 美人不卷锦绣段:这里用“美人”暗指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锦绣段”则可能指的是绣有精美图案的织物
诗句解释 1 残日凄风岸:残日即夕阳,凄凉的风吹拂着岸边。 2. 登临感物华:登上高处,感慨万物的变化与美丽。 3. 早禾千顷雪:描述早晨稻田里覆盖着如雪的稻苗。 4. 秋树半村霞:秋天的树木在夕阳下仿佛半个村庄被染成了红色。 5. 酩酊携壶牧:形容饮酒至醉,手拿酒壶在田野中放牧。 6. 风流落帽嘉:形容某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落帽即指帽子因饮酒而脱落。 7. 古人那可作
注释: 1. 不钓湘江不洞庭:不钓鱼,也不去洞庭湖。 2. 一庵高卧白云层:在一座高高的山崖上建造了一个小庵,躺在里面休息。 3. 姓名幸不官人识:希望我的名字不被那些官人所知。 4. 面目从教俗子憎:我的容貌和行为,被那些世俗的人所厌恶。 5. 麦陇晓晴来馌妇:早上的阳光照亮了麦田,一个送饭的妇女在那里忙活。 6. 竹林秋晚约棋僧:在秋天的傍晚,一个和尚约我一起下棋。 7. 分光自有松头月
【注释】 久厌冬深雨:长久地厌倦了冬季的雨。回集大三首:指《咏怀》中的三首诗。 乔木:高大的树木。 水没江边鹬(ruì):大雁被水淹没。 螭:传说中的龙。 天时犹尔变:上天的时运仍然这样改变。 人事得无移:人的事务是否能够不改变? 【赏析】 此诗为组诗中第三首。诗人在冬天,对雨声、雷声、鹤鸟声以及江河湖海之声,都产生了联想,写出了他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全诗意境清远,含蓄蕴藉。 “久厌冬深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晚年时所作的《和山居六咏》,共六首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 注释:我对于别人的毁誉并不畏惧,因为我知道这些只是文字上的评价,而真正的是非标准是由法官来决定的,不是由别人说了算。 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 注释:我已经忘记了那些华丽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因为我已经过上了简朴的生活,可以到山上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