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钓湘江不洞庭,一庵高卧白云层。
姓名幸不官人识,面目从教俗子憎。
麦陇晓晴来馌妇,竹林秋晚约棋僧。
分光自有松头月,高照世间无尽灯。
注释:
- 不钓湘江不洞庭:不钓鱼,也不去洞庭湖。
- 一庵高卧白云层:在一座高高的山崖上建造了一个小庵,躺在里面休息。
- 姓名幸不官人识:希望我的名字不被那些官人所知。
- 面目从教俗子憎:我的容貌和行为,被那些世俗的人所厌恶。
- 麦陇晓晴来馌妇:早上的阳光照亮了麦田,一个送饭的妇女在那里忙活。
- 竹林秋晚约棋僧:在秋天的傍晚,一个和尚约我一起下棋。
- 分光自有松头月,高照世间无尽灯:月光洒落在松树的顶端,照亮了世间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全诗共五句,每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形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
首句”不钓湘江不洞庭”,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官场,追求自然生活的决心。他选择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崖,建起了一座小庵,在这里静静地度过每一天。
第二句”一庵高卧白云层”,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一片宁静的白云,让人感到身心的放松。
第三句”姓名幸不官人识”,诗人感叹自己的隐居生活并未被人所知,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四句”面目从教俗子憎”,诗人批评那些世俗之人的眼光短浅,只看到他的外表而忽略了他的内在价值。他的清贫和朴素,反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最后一句”分光自有松头月,高照世间无尽灯”,诗人用月光照耀松树顶端的景象,比喻了自己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他的这种精神,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了整个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