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久坐忘为客,清吟未得朋。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微月悬孤榻,残云过断塍。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久坐忘为客,清吟未得朋。
沙头有饥鹘,昏暝亦飞腾。
译文:
微薄的月光悬挂在孤寂的床上,残缺的云朵飘过断裂的田埂。
松风吹过树林外传来的笛声,茅草屋前水面边的灯光闪烁。
长时间坐着忘记了自己是个客人,清闲地吟咏却没有找到知音的朋友。
沙滩上有一只饥饿的鹘鸟,黄昏时也飞翔盘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一日清溪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微月”、“残云”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同时,诗人以“孤榻”、“断塍”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人转向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林外笛”、“灯”等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这种互动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诗人通过这种互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歌并没有止步于此。诗人转而关注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久坐忘为客”、“未得朋”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孤独和无奈,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
诗篇以一个生动的画面收尾,“沙头有饥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清溪道中看到的情景。饥鹘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同时,“昏暝亦飞腾”这一结尾,更是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