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一解读。 本首诗写诗人的感慨与自慰。前四句是第一段,以“烹”字开篇,表明自己虽为厨下小官,却有忧国忧民之心;第二三句写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无人赏识,只得借物抒怀;第四五句写自己虽有才能,却不为世人所重
上山采蘼芜 山上的野花,我采了又采。 采来采去,却只够盛一小捧。 下山逢故夫,褰衣拦道哭。 下山时遇到旧情人,她哭着拉住我的衣襟。 昔君弃妾时,二雏方去乳。 当年你把我遗弃的时候,我只有两个幼小的孩子还在吃奶。 骨骼今已成,终能继门户。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终于能够继承家庭的门户。 饮水当思源,惜树须连枝。 我们饮水应记住源头,树木要相连才能生长繁茂。 新人虽云乐,当念旧人为。
【解析】 (1)卖鱼河头挝团鼓:在卖鱼河头,击打团形的木鼓。挝,敲;团,圆形。 (2)采蟹途中坦肩女:在采蟹的路上,有袒露出肩膀的妇女。坦肩,露肩膀。 (3)桥南少憩绿阴风:在桥南休息片刻,沐浴于绿荫之中。 (4)天外潮来白如雨:天上的潮水涌来,白色的浪花像雨一样纷纷扬扬。天外,天空之上或远处。 【答案】 译文: 在卖鱼河头击打团形的木鼓,在采蟹路上有袒露出肩膀的妇女。在桥南稍作歇息
【注释】 1、宁川:地名,今浙江宁海。鄞:古县名,在今浙江宁波市。 2、三首:这里指的是《自宁州道中奉送宁川李十八归嵩阳二首》,诗中作者自宁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出发送友人归嵩山(今河南登封)。 3、残阳:傍晚的落日。 4、棹:船桨。 5、初日:指早晨的太阳。角水湾:即“斗水湾”,在今浙江余姚南。 6、但觉:只感觉。 7、几青山:几座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分别之际
诗句: 1. 采莲入南浦,欲寄远方书。 2. 不知莲叶下,自有双鲤鱼。 译文: 1. 我乘坐小舟来到南浦采莲,想给你写信传达我的思念之情。 2. 却不知道荷叶之下,有两条鲤鱼在嬉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乘坐小船来到南浦采莲的景象,表达了她对远方的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采莲”这一动作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和期待。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女子对于爱人的深情厚意和对他的思念
诗句: 采莲须采芳,不采羞自献。 年年来水湄,薰风会相见。 译文: 采莲时一定要选择芬芳的花朵,否则就会害羞地主动献出。每年都会来到水边,享受那和煦的风与美丽的相遇。 赏析: 此诗描述了采莲女为了吸引男子而主动献出自己的行为,以及她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王昌龄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这一场景,使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那一幕动人的画面。同时,李白则通过反衬的手法
注释: - 自宁川如鄞道三首:指诗人在从宁波到临海(今属浙江)的途中所作的一组诗,共三首。 - 白壮河头呼晚饭:白天在江边叫卖晚饭。 - 长年催我上河船:一年到头催促我去乘坐渡船。 - 农家最是前仓好:农家最好的是仓库前面的位置。 - 一夜安眠休论钱:一觉睡下,不要谈论钱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自宁川如鄞道三首》中的第一首。此诗描写了作者在从宁波到临海的途中所作的一组诗
【注释】 九曲:指山间曲折的小路。樵歌:《庄子·外物》中说:“砍柴的人唱着歌,歌声在山谷回荡。”后来就泛指山中的歌声。万叶:指树叶。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杪(miǎo):树枝的末梢,这里指高枝。回首:回头望。原田:平畴的稻田。井深:像井一样深深的田地。 【赏析】 此诗以“九曲”为题,描写了山中樵夫的歌声和他们的劳动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全篇用词简炼,意境深远。
注释:坐在九曲岩的腰上,坐着碧绿色的苔藓。吹箫的人已经离去了,只有空荡荡的台子。云雾太深,看不见来仪凤的身影,野鸟自由自在地啼叫,花儿也自然地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林景色和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九曲岩的腰上坐着,看着四周的绿苔、空台、云深不见来仪凤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自由。诗人用“野鸟自啼花自开”来形容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这是一首咏松的七言绝句,描写了一幅山中松林风声画卷。 四曲:四面都是山。 嶒(cén)上石梯:陡峭的山坡上凿出的石阶。 乌岩:黑色的岩石。 千仞:极高的山崖。 岩前:山岩之旁。 藤花落:藤萝垂挂的花朵飘落。 画眉啼鸟:即画眉鸟,鸣声婉转悦耳。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山观景的所见所感,以“画眉啼”喻松声,将松和鸟巧妙结合,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全诗用词凝练,意象清晰,画面感强,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