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逸庵诗为吴子明作 日高三丈余,先生睡初起。 注释:太阳高悬在天空中,距离地面约有三丈多高,而先生刚刚从梦中醒来,开始起床。 译文:阳光高照,天已经大亮了,但先生才刚刚从梦中醒来,开始起床。 雪屋烧暖香,行庖鲙冰鲤。 逍遥白毡巾,傲睨乌皮几。 钩帘对青山,倚杖看流水。 注释:先生穿着白色的毡制围裙,正在烹制美味的菜肴,同时点燃了一盆暖香,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他手持一把黑漆的筷子
【注释】 东门:泛指城门,因城东门常为出入之要道。“东门之西”即指城东之西门一带。 屋头啼竹鸡:屋檐上,有竹鸡在啼叫。 新年:新年伊始。 十日九风雨:《礼记·月令》说:“正月建寅之月,其位东方,其日甲乙,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苦酸,其臭腥,其祀户,祭先肝后肠。”这里以“十”代指“甲”,意即正月里天气多雨、多霜。 二老:对年老的夫妇而言。堪杖藜(lí):能够拄着拐杖走路。藜,一种草
注释: 芳草青青,小路让人迷路,我与白发客人一同扶着竹杖。 吴地的稻田,一半被桃花淹没,辜负了春风中的布谷鸟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出了春天田园的美丽景色。 首句“芳草青青路欲迷,白头有客共扶藜。”描绘了诗人漫步在青草中,道路曲折而迷茫的场景。这里的芳草是指周围的野草或花草,青青则形容它们的颜色鲜绿,生机勃勃。诗人感叹道:“路欲迷”
【注释】 1. 千古一抔忠义土:千年之后,只有这一片忠义的土地。 2. 青山门外碧溪阴:青翠的山峦在城外,碧绿的溪水在山外。 3. 中宵月:半夜里的月亮。 4. 照见先生未死心:月光照耀,映出你依然活着,没有死去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季子祠的描述,通过写四季之景来表现季子祠的忠义精神。首句“千古一抔忠义土”,表达了人们对季子忠诚勇敢的敬仰。次句“青山门外碧溪阴”
注释: 去年我们一起赏中秋月,东阁开窗夜赋诗。 阁下的桂花还好吗?秋风又吹到了去年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南宗和尚纲和尚的交往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去年同看中秋月”,回忆了去年中秋节时,与朋友一起赏月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次句“东阁开窗夜赋诗”,描绘了诗人在东阁上,夜晚开窗赋诗的浪漫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注释: 1. 和许君善郊居:与许君一同居住在郊外的居所。 2. 秋色苍茫日落斜,鲤鱼风起荻飞花:秋天的色彩朦胧而广阔,夕阳西下,晚风吹起水面上的芦苇和荷花。 3. 先生晚酌依稀醉,吹笛渔童恰到家:这位先生在傍晚时分饮酒,微醺的状态让人难以辨认;恰好此时,一个渔童吹响了笛子,他刚刚回到家中。 译文: 秋色朦胧日已斜,晚风吹动芦苇花。 先生酒意未全消,渔童吹笛刚好到家。 赏析:
【注释】 茅茨:茅草盖成的房舍。霏雨:细雨。暝(míng):日落之时。猛虎下山:形容人害怕得像猛虎一样。闭门:关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的田园诗,写诗人在黄叶村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茅茨数家黄叶村”描写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农村景象,黄叶飘落,茅屋掩映,显得格外清寂,给人以萧瑟之感。二句“霏雨一月溪水浑”写连绵不断、时断时续的细雨使溪水变得浑浊不清
译文: 四月二日林自■,鹤长凫短世难齐。满眼风尘客路迷。灶突未黔居未徙,儿曹况在两湖西。 注释: 四月二日林自■:四月二日是诗人的生日,林自■,即林升,字升之,号樵山。莆田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知端州。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弃官南归。此诗当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年四十岁,任国子监司业,知宣城县。 鹤长凫短世难齐:比喻仕途的艰难,官场的斗争残酷。 满眼风尘客路迷
四月二日林自■ 僦得山居凿井新,客来不厌煮茶频。屋头蓦地颠风起,狼藉桃花满树春。 注释: - 四月二日:指农历四月初六。 - 赁得山居:租赁到山上的住所。 - 凿井新:新打的水井。 - 客来不厌:形容客人来了不怕烦扰。 - 煮茶频:煮茶次数多。 - 屋头:房屋上。 - 蓦地:突然,忽然。 - 颠风:狂风。 - 狼藉:凌乱不堪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居住山林中的生活情景的诗
【注释】颜悦堂:颜真卿的祠堂,位于今安徽省黟县。昆山:山名。径山:山名。茶:指一种茶叶。重门:重重的门户。 【赏析】《寄径山颜悦堂长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昆山石”“径山茶”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句的韵律和谐,音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