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樵
【注释】 1.青山:指山峦。 2.如髻:如美人的发髻。 3.树如麻:树木很多。 4.茅屋:茅草盖的屋子。 5.青帘:用青色布幔做的门帘。 6.酒家:酒店,酒馆。 7.侵晓:天将亮未亮的时分。 8.风雨过:风雨过后。 9.碧桃:桃花,一种颜色深绿或红色的花朵。 10.满川:整个江河,这里泛指一条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一个好酒的地方,最后发现这个好酒的地方就是他要找的地方。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鄱湖千里趣行装,野水闲云路渺茫。 - 鄱湖(Poyang Lake):中国江西省的一个大型淡水湖泊。 -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 趣(qù)行装:准备出行的工具和装备。 - 野水:指湖泊周围的自然水体。 - 闲云: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朵。 - 路渺茫:道路遥远而模糊不清。 译文
【注释】 轩楹:指楼阁。轩,高大的窗户。楹,柱子。越中:越地(今浙江一带)。宝林寺:在浙江绍兴市北,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所建。八咏:唐代诗人孟浩然于景云年间游宝林寺时作的八首诗。飞来山:位于越州(今浙江绍兴)东南四十里处,因山势突兀,如飞来之状而得名。 【译文】 越中(即越地)的楼阁最是秀丽,四面都是青山环绕。 世俗的红尘不能飞到,却与白云相伴闲适自在。 【赏析】 《宝林寺》一诗共八首
【注释】 1. 一曲鸣琴一局棋:指文人雅士的一种消遣生活。 2. 幽斋风月清无限:幽静的书房,清风明月,清幽宁静,无边无际。形容环境幽雅宜人。 3. 莫问流年有盛衰:不要在意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冯东丘的赠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间变化的淡然态度。 诗的开头“一曲鸣琴一局棋”,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画面。他们常常在幽静的环境中弹奏一曲琴
【注】双:二;岘:山名。 两峰削玉倚青天,一水分流碧汉边。 好境直须真见得,莫将图画看山川。 注释:两峰耸立,如同削成的玉一般,高耸在青色的天空下。一条水流从山上奔涌而下,汇入碧绿的河床中。要想欣赏到真正的美景,必须亲自去实地观赏,不能仅仅通过绘画来了解山水风光。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游览庐山时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直须”意为“一定要”。诗人在登临庐山之前
注释: 1. 送孙仲明尉再到东阳省墓归太原:送走孙子仲明,再次回到东阳去祭扫祖坟,然后返回太原。 2. 游子思亲日九回:游子思念亲人的日子一天有九次。 3. 首丘无计转堪哀:在首丘这个地方,我没有办法,只能黯然神伤。首丘,指代故乡。 4. 故人相见休相问:老朋友见面,就不要问起我的家乡了。故人,老朋友。 5. 不为东阳酒好来:不是因为东阳的酒好,我才来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诗
注释:湖光山色,空蒙的景色不如翠绿的山。平湖长绕着野人居住的房子。湖堤上好种垂杨柳,随意地持竿捕鱼。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句写湖光山色的空明之美,次句写湖滨景色之幽静,三句写湖边的柳树和垂杨,四句写湖边的生活气息。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句释义 1 小舟乘兴来,兴尽便回棹:描述诗人乘坐小船,带着兴致而来,当兴致耗尽时,便划船返回。 2. 夜深雪更深,何须见安道:在深夜的时候,雪已经下了很深,没有必要去见安道(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地方)。 译文 乘船来到江边,心情很好,但到了夜晚,雪越下越大,没有必要去见什么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雪夜中的心情和行动。开头两句描述了他乘船来到江边,心情很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上宝林寺八咏飞来山岩穴如深井,滋润通海脉。 灵鳗久蜿蜒,岁事时有获。 【注释】: 越上宝林寺:指在越州(今浙江绍兴)的宝林寺。 飞来山:位于越州城北,因山上有飞来峰而得名。相传为东晋高僧慧理禅师得道后飞升的地方,所以又叫“仙居”。 岩穴:山中的岩石洞穴。 深井:比喻岩石洞穴很深。 滋润:润泽,灌溉。这里指山泉水滋养了岩石洞穴。 通海脉:指山泉之水汇成河流,流向大海。这里的海脉指东海。 灵鳗
注释:桂花的黄金般的花朵紧密地聚集在一起,露水重重叠叠地滋润着花蕊,碧玉般翠绿的枝叶交相掩映,烟雾弥漫的景象中透出一股清冷的气息。今天月宫中的人亲自折下了桂花,这桂花的香气在人间是无与伦比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诗人在桂花下赏月的情景。诗中的桂字指的是桂花,黄金蕊、碧玉枝则形容桂花的美丽和高贵。露华重、烟影凉则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清新和凉爽。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香气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