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楹越中秀,轩窗四面山。
红尘飞不到,长共白云闲。

【注释】

轩楹:指楼阁。轩,高大的窗户。楹,柱子。越中:越地(今浙江一带)。宝林寺:在浙江绍兴市北,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所建。八咏:唐代诗人孟浩然于景云年间游宝林寺时作的八首诗。飞来山:位于越州(今浙江绍兴)东南四十里处,因山势突兀,如飞来之状而得名。

【译文】

越中(即越地)的楼阁最是秀丽,四面都是青山环绕。

世俗的红尘不能飞到,却与白云相伴闲适自在。

【赏析】

《宝林寺》一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诗写宝林寺的景色之美、建筑之奇、环境之幽和佛性之静,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轩楹越中秀,轩窗四面山”,这两句写出了宝林寺的建筑之妙。它之所以名闻天下,就在于它的建筑别具一格,有其独到之处。越中山水秀丽,而寺庙却建得如此雄伟,真是美不胜收。“轩”是指楼上的廊房或亭子。“楹”是指房屋前面的两根柱子。“四”是虚数,表示很多,不是实数。“四面山”则形容宝林寺四周的山峦环抱得多么紧密。

“红尘飞不到,长共白云闲。”这两句写宝林寺的幽静。“红尘”指尘世,这里指世俗社会;“白云”则比喻清静、超脱的佛家境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世俗世界里的纷扰纷争无法到达这个地方,而这里却永远与白云为伴,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以“飞来山”为主体,描写了宝林寺的美景。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采用了白描手法,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宝林寺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