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削玉倚青天,一水分流碧汉边。
好境直须真见得,莫将图画看山川。
【注】双:二;岘:山名。
两峰削玉倚青天,一水分流碧汉边。
好境直须真见得,莫将图画看山川。
注释:两峰耸立,如同削成的玉一般,高耸在青色的天空下。一条水流从山上奔涌而下,汇入碧绿的河床中。要想欣赏到真正的美景,必须亲自去实地观赏,不能仅仅通过绘画来了解山水风光。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游览庐山时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直须”意为“一定要”。诗人在登临庐山之前,曾作《题庐山东林寺》一诗:“我本江海人,浩荡无归期。不辞千岭远,来此一披衣。”“披衣”,即登山之意。诗人登上庐山之后,面对眼前的景色,不禁想起自己曾登过的东林寺,心中感慨万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雄伟瑰丽的自然画卷,山峰如削玉般高耸云端,一条清流如丝带般从山间蜿蜒流淌,碧绿色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真正理解。他提醒人们,要真正领略自然的美,就必须亲自去实地感受,而不能仅仅通过书本或者图片来了解它。因为只有亲眼目睹过庐山的壮丽景色,才能真正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从而更加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