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樵
越上宝林寺八咏·飞来山 古色铁钵生,曾尝胡麻饭。 黄龙此降伏,碧莲更长绽。 注释:在越上这个地方有一座宝林寺,这首诗是对宝林寺的八景之一“飞来山”的描写。这里的“铁钵”指的是僧人使用的铁制茶具,它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表面会呈现出一种古老的颜色;“胡麻饭”是一种古代的食物,这里可能是指用这种食物喂养了僧侣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宝林寺内飞来山上的景色。诗中表达了对飞来山的赞美之情
万里西风急,送书时一声。 从教惊客梦,可待主人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万里西风急:“万里”表示距离很远,“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常用来比喻凄凉或悲壮的情境。这里的“急”字描绘了西风的猛烈和迅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2. 送书时一声:“送书”指的是传递书信的行为,而“一声”则强调了这一行为在西风中进行的紧迫性和孤独感。 3. 从教惊客梦: “从教”意味着总是、无一例外
【赏析】 宝林寺为越上名胜,飞来山在寺后,有八咏诗刻石。此为其一。 禅宫:即宝林寺。 庭宇静:庭院中寂静无声。 万竿竹:形容竹子茂密。 忽悟:忽然醒悟过来。 瓦砾声:指瓦片、石头等建筑材料发出的声音。 香严道机:指佛教中的香严禅师和道机禅师。 熟:熟悉,精通。 【注释】 越上:指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宝林寺:在越州城东南,相传为南朝梁萧衍所建。 飞来:传说佛经所说
【释义】 李仲积将要北上京城,名成几天就回来。 春风拂面柳条垂地,离愁别绪萦绕心头。 【注释】 ①李仲积:诗人的朋友。②京华:京城,即今北京地区。③名:指科举考试中举或任官。④几日归:不久将返回家乡。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友诗。首句写友人即将远行,二句写其功成名就之期,三、四句写惜别之情。“春风”“杨柳”是春天的特征,又是春天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消息,同时也唤起了对离别的感慨
注释: 越上宝林寺:位于今浙江绍兴市的山阴县,是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八咏飞来山:指唐代僧人灵澈所作的《题宝林寺》诗,其中有“飞来峰似飞来塔,飞来塔如飞来佛”等诗句赞美此山。 河凉大布衲:指僧人所穿的宽大的袈裟,用河水洗涤,使之洁白如雪。 七帝师道德:指七位皇帝曾在此修行,以弘扬佛法为业,故称。 流传五百年,未灭针线迹:意指此衣虽历经五百年,仍保存完好,没有磨损。 译文: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肃羽遵寒渚,渡江芦叶黄。 谁云南去远? 不敢过衡阳。 注释与赏析 - 注释:此诗为元代诗人陈樵的作品,名为《芦雁四咏飞鸣宿食》。诗中描述了芦雁的飞行和栖息,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芦雁在寒渚渡江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渡江芦叶黄”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芦雁迁徙的场景,而“谁云南去远
注释: 1.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指在秋天的芦苇中,大雁们相互呼唤着飞翔,夜晚休息时,彼此喂食。 2. 沙汀栖处稳:指的是在大雁栖息的地方,沙子和沙滩形成了平坦的地带,给人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 3. 夜漏有奴看:这里的“漏”是指古代计时工具漏壶,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而“有奴”则是指有人看守着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在夜晚时刻关注着漏壶,确保时间的准确无误。 4. 月暗芦花白,一身秋梦寒
注释: 宝林寺是从何处来的,它是从天空中飞来并和寺庙一起住在那里。 天风吹动大海的波涛,常常担心它再次飞离这里。 赏析: 这首《越上宝林寺八咏·飞来山》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这首诗以飞来山为题,描绘了飞来山与宝林寺之间的紧密关系。 “宝林寺”,又称“飞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东关村,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初名灵鹫寺,宋咸平二年(1009年)赐额“宝林”,因而得名。 “从何来
【注释】 越上宝林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八咏:唐代诗人杜甫曾作《宝林寺》诗八首,称“宝林八咏”。此指《宝林寺八咏》。飞来山:即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歙县北端。浮图:指佛塔。成再世:犹言成道、成佛。嶪(jiān)岌(jǐ):高耸貌。妙应:佛教语,妙觉、应身的意思。人天:指人间和天上。果:结果。铃音:佛教语,梵文“sūrya”的音译,指佛的法音。上界:指天宫。闻:听。 【赏析】
【注释】 应真:指佛应真。卓锡(zé):僧人在寺中居住,常把寺庙附近的泉水汲来饮用和洗涤,称“卓锡”。深:多、大。汲:吸取。天人:天上的仙人。汲取:从井水中取得。供:供奉。泓澄:清澄。印心:印在心中,这里指映在佛像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飞来山宝林寺时所作八咏之第四首,赞美了寺院中的一口古井及井水的甘美。诗人以“汲”字为线索,从“汲”到“深”,“汲”到“供”,再到“印”,层层深入,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