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从何来,飞空锡同住。
天风吹海涛,常恐复飞去。

注释:

宝林寺是从何处来的,它是从天空中飞来并和寺庙一起住在那里。

天风吹动大海的波涛,常常担心它再次飞离这里。

赏析:

这首《越上宝林寺八咏·飞来山》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这首诗以飞来山为题,描绘了飞来山与宝林寺之间的紧密关系。

“宝林寺”,又称“飞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东关村,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初名灵鹫寺,宋咸平二年(1009年)赐额“宝林”,因而得名。

“从何来,飞空锡同住”。这句诗的意思是,宝林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是从天空中飞过来并和寺庙一起住在那里。这里的“从何来”指的是宝林寺的起源,而“飞空锡同住”则形象地描绘了宝林寺与寺庙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天风吹海涛,常恐复飞去。”这句诗的意思是,天风吹动大海的波涛,常常担心它再次飞离这里。这里的“天风”可能是指自然的力量,而“海涛”则可能是对大海的形容。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宝林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