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樵
注释: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这是对芦苇雁的四首诗的描述。芦苇雁,即雁鸭科鸟类大雁属的雁类。它们在秋天时会迁徙到南方越冬,春天再返回北方。这首诗描绘了芦苇雁飞翔、鸣叫和栖息的场景。 饮啄殊自得,水田稻粱秋:饮啄指觅食,这里指的是芦苇雁在秋天寻找食物的情景。水田稻粱秋则是指稻田里成熟的稻谷和谷物。这里的“殊自得”意味着它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食物来源,感到非常满足。 宁因谋一饱,失却网罗忧
【注解】 题画丛竹幽禽:在画面上题写的《题画丛竹幽禽》诗句。露节老愈苍,烟丛寒更碧:指秋露凝结后,竹子显得更加苍老,烟云缭绕中,竹林的寒气更显浓重。野鸟何处来,点破九秋色:野鸟飞来,打破了秋天的寂静,给深秋增添了生机。 【赏析】 《题画丛竹幽禽》: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幅图画中的竹和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露节老愈苍,烟丛寒更碧。”这两句描绘了秋露凝结后,竹林显得更加苍老
我们来逐句释义这首诗。 第一句:“古有难兄弟”,这里的“难兄弟”指的是古代那种艰难困苦中结成的深厚兄弟情谊。在古代社会,兄弟之间的关系往往非常紧密,他们在困难时期会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第二句:“今无好弟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社会中,兄弟之间的情义已经变得淡薄了。可能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和事业,很难有时间去维护和培养深厚的兄弟感情。 第三句:“何由风俗厚”
注释: 劝兄弟:劝诫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 无间:没有隔阂,意即亲密无间。 耳属垣:耳朵被围墙所阻隔,比喻不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怡愉崇逊让,宽厚福之源:心情愉悦,崇尚谦逊礼让,这是宽容大度福气的来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导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谦虚礼让的诗歌。全诗以"劝兄弟"为题,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和睦相处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 首句"劝兄弟"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注释】 今年尽今日:即今年,现在;尽:极、全。 明日是明年:明天便是下一年。 客况萧条处:旅途中寒苦的境遇。 春寒雪后天:春天寒冷,雪花融化后天气转暖。 【赏析】 这首诗写除夕夜在异乡过年时的感受。诗以“今年尽今日,明日是明年”为起句,点出时间概念,说明此刻已到除夕,明日便是新的一年了。次两句写旅途上的处境,“客况萧条”,意味着身在他乡。“客中无侣共相欢”,更增添了孤独感
诗句原文 何苦毫厘较,当思手足亲。丁鸿与刘恺,让国是何人。 译文注释 - 何苦在细微处计较,当想到兄弟情深如手足。这是对兄弟姐妹之间应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提醒,强调了在小事上争执不如珍惜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 丁鸿与刘恺的故事被用来说明让国者的真实身份。他们之间的让国并非出于自私,而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考虑,体现了高尚的精神风貌。 赏析 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
【释义】: 残暑将尽,新凉已至。我怎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梦呢?长夜难眠,愁绪满怀。 【注释】: 雨将残暑去——“残暑”意为暑气未消;“雨”指雨水。 风送新凉至——“送”是带给的意思,“新凉”是指初秋的凉意;“至”指到来。 安得归梦成——“安得”意为怎么能,怎样能够;“归梦”指回家之梦;“成”指成功。 长夜愁不寐——“长夜”意为漫长的黑夜;“不寐”即不能入睡。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兄弟和睦相处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以父慈子孝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兄友弟恭,以诚相待,强调了“诚心”是相互理解和融洽关系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和睦的向往之情。 首句“父慈子必孝”,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子女孝敬父母的先决条件。这句诗强调了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互相关心和尊重。 第二句“兄友弟须恭”,则是说兄长对弟弟要友好,而弟弟对兄长则应恭敬
注释: 劝兄弟:劝告兄弟们。 生来同一气:指兄弟姐妹都是同一条生命线上,出生在同一个家庭。 兄弟是天伦:兄弟之间的关系是天理人情所推崇的。 只要长和睦:只要兄弟姐妹之间能够长久地和睦相处。 休论富与贫:不要谈论富贵贫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劝诫兄弟们要和睦相处,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亲情的重视。诗中以“生来同一气”起兴,强调了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
【注释】 劝兄弟:劝告兄弟。金昆、玉季:指兄弟。金,指兄;玉,指弟。和乐:和睦欢乐。奏埙篪(xūnchí):吹奏笙箫。古代两种乐器合奏的曲调,这里指兄弟间和谐相处。气象自然别:意谓兄弟之间关系亲密。淳风复古时:意谓兄弟之间应当继承古人淳厚的风俗。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一首劝诫兄弟和睦相处的诗。前两句用比兴手法,写兄弟之间的亲密无间。后二句用“淳风复古时”来勉励兄弟要继承古人淳厚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