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必孝,兄友弟须恭。
倘使诚心在,如何不感通。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兄弟和睦相处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以父慈子孝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兄友弟恭,以诚相待,强调了“诚心”是相互理解和融洽关系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和睦的向往之情。
首句“父慈子必孝”,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子女孝敬父母的先决条件。这句诗强调了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互相关心和尊重。
第二句“兄友弟须恭”,则是说兄长对弟弟要友好,而弟弟对兄长则应恭敬。这句话强调了家庭成员间应有的平等与尊重。
第三句“倘使诚心在”,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家人之间真心相待,那么他们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就一定能够实现。这里,作者把真诚作为解决家庭矛盾和增进家庭和谐的重要手段。
最后一句“如何不感通”,是说有了诚意之后,人们之间就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相通。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
【注释】
劝兄弟:劝告兄弟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睦相处。
父慈子必孝:父亲慈爱,子女一定孝顺;
兄友弟须恭:哥哥友爱,弟弟必须恭敬;
倘使诚心在:假如彼此心中都怀有诚意;
如何不感通:怎能不能达到心意相通呢?
【译文】
父母慈祥,孩子一定会孝敬父母;哥哥友爱,弟弟也一定会尊敬哥哥;
假如彼此心中都有诚意,怎么会不相互沟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