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兴宗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 妙想与现实交织,诗中见真章 1. 山花乱纷葩,崇兰度轻馥。 - 诗句“山花乱纷葩”描绘了春天里山间百花盛开的美景。 - “崇兰度轻馥”则表达了对兰花清香的赞美。 2. 谓言抱正身,何以堪众目。 - “谓言抱正身”意指诗人自认为品行端正。 - “何以堪众目”表达了面对众人审视时的忐忑与不安。 3. 离披委丛萃,万物困幽独。 - “离披委丛萃”形容万物在大自然中分散、聚集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可能是一位古代文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管宁 2. 幼安湖海士,气杳秋空云。 - 幼安:这可能是诗中某人的字或号。湖海士:意指心胸开阔如湖海之人,不拘泥于小节。气杳秋空云:形容其胸襟广阔、气质高远。 3. 远目隘九州,谁识中领军。 - 远目:远望的眼神,形容视野开阔。隘九州:意指视野所及之地有限。中领军:古代将军的一种官职。 4. 真命寒柏独,逸气崇兰熏
阮籍的生平和思想 这首诗是阮籍所作,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看法。 我爱阮嗣宗,天怀达而放。 我爱的阮嗣宗,心怀豁达且放荡不羁。 理觞堕沉冥,出语则清旷。 在饮酒时,他常常陷入沉思,出言则清新旷达。 驾言穷所之,途穷涕浪浪。 他驾车寻找归宿,但在旅途中遇到困境,泪水便止不住地流下。 伊人已真契,谁谓失之荡。 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知己,谁说他失去纯真? 夷庚得神超,世以多岐丧。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首句“舟亦不肯驻”描述了船不愿意停留的情况,暗示了离别的无奈。接着,“人亦不肯息”描绘了人不愿休息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艰难。 第二句“君有浩荡志,我带憔悴色”中,“君”指的是李省元,“我”则是指作者自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因长期劳累而面容憔悴的现状感到无奈。 第三句“欣然别我去,吾宁旅终极”则表达了作者虽然内心不舍
【注释】 1.遗任子:指遗逸任用。 2.李:这里指李膺,东汉末年著名清官。 3.异质:不同寻常的资质。 4.苦同调:指李膺和周燮性格志趣相同或相近,但命运迥异,不能同日而语。 5.饥作一饱营:形容生活艰苦,只能勉强度日。 6.词欲四裔照:意谓自己的诗词能照亮四方。 7.虫鱼:指小动物、昆虫之类的东西。慎勿笺:不要轻易写下来。 8.皇坟:皇帝的陵墓。敷奥,指广泛传播。 9.玩世:看破人间世事。
【注释】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遗,赠;任,指汉末任峻;子渊,子渊字文叔;省元,省试第一;六首,共六首诗。 我有二三子,文字粲彪炳:我有三个学生,文采出众。 一说为波臣,或传近华省:一说他们做官,或者在朝廷担任要职。 岂徒异荣寂,又堕生灭境:怎么能只是追求荣华富贵,又堕入了生死轮回的境界呢? 悬知群物摄,大类任毛颖:应该知道天下万物都在被统治,就像任不韦那样。 不如洗故习,长笑天地永:不如放弃旧习
注释: 和王丞绝胜亭——为王丞的绝胜亭作诗。绝胜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时序一转毂,乾坤双旅亭——时间在不停地流转,就像两匹马拉着一辆车在跑,而我们却只能站在一个亭子上看。 此日即昨日,春过秋峥嵘——今天是昨天,春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临。 如何万象间,寓我七尺形——我在万象之中,寄托着我七尺的身体。 忽忆县以西,远览目屡经——忽然想起县城西边的风景,我多次去远观。 前峰一鳌伏
诸公饮海棠下因赋韦陶体二首的诗句如下: 雨露下泽泽,众卉含新滋。 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 枝繁不忍折,与春作容姿。 春容无定好,纷落青门道。 故山菖蒲花,九节石上老。 译文为: 在海棠树下,雨水滋润大地,万物开始生长新芽。那美丽的海棠树海外来,它茂盛地生长着枝条。我不忍心去折树枝,只想把它当作春天的装饰。春天的美丽是变幻莫测的,花瓣纷纷落下,飘散在青石铺成的小路上。 赏析如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何劳话前三,俱共入不二。 - “何劳话前三”可能指的是不需要在之前的对话中多费口舌,因为一切都已经决定了或无需再讨论。 - “俱共入不二”意味着所有人一致同意(进入)一个确定的状态或立场,表明决策是经过大家共同商议的,没有异议。 2. 耕耕我村田,自免荆棘累。 - “耕耕我村田”描绘了农民耕作的场景,可能暗示着辛勤劳作与乡村生活的宁静。 -
诸公饮海棠下因赋韦陶体二首 相与饮花下,饮极人自歌。 有酒不共尽,奈此春光何。 翻愁白日短,勿厌红树多。 树多尚云可,红落无停柯。 万象悬悲端,归卧山之阿。 译文: 我们在一起赏花饮酒,喝到尽兴时,自然要唱歌助兴。 但可惜没有把酒喝完,这美好的春光怎么舍得让它白白流逝呢。 反而因为春天的短暂而忧愁,怎么能不满足于满树繁花的美景呢? 虽然树木众多,但还是觉得不够,因为红叶已经凋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