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其内容为: 题张氏世寿堂 奕奕金坛世寿堂,钟才应运适相当。 练川新借光华月,吴县阴垂蔽芾棠。 孝友已堪民表率,清廉更作吏堤防。 殷勤父老求篇咏,写向奎仙品藻傍。 注释:奕奕:明亮的样子。金坛:指代高官显爵之家的堂屋。钟才:有才能的人。应运:顺应时代潮流。适相:适应适当。练川:指练川水,即今之练江。光华月:比喻人才如明月一般皎洁明亮。吴县:古县名,今属苏州市
寄李大本兼柬理江阴 不见李丹名父子,澄江日日水烟中。 角声古戍凄霜月,暝色孤帆乱渚鸿。 苜蓿阑干朝采上,蒹葭零落岁华空。 登高能赋陪熊轼,却是穷吟倚北风。 注:此诗为元朝诗人郑元祐所作,描述了作者与友人李大本的友情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郑元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1. 不见李丹名父子
湖光山色楼 晴峰抹出海虞山,宛在空明野水间。 范蠡不骑丹凤去,仲雍仍驾彩云还。 浪花光闪芝三秀,雾雨寒增豹一斑。 试问风帆去何许? 想闻环佩玉珊珊。 注释: - 湖光山色楼: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高楼之中。 - 晴峰抹出海虞山:描绘了晴朗的山峰如同用刀抹过一般,清晰地映入眼帘。 - 宛在空明野水间:形容山和水之间,仿佛有一种空灵、朦胧的感觉。 - 范蠡不骑丹凤去
【解析】 生香亭,位于苏州西郊天平山中,因山多茶树,故以“茗”命名。此诗是作者在游览生香亭时即景而作的七言绝句。 第一联:“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 注释:刚看到那一片片青翠的野草在微微颤动,就听到了树上黄莺的婉转啼叫。这两句写春游所见,描写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春天画面。“动区萌”意思是草丛在轻轻摇曳。“交枝”,指黄莺双双对唱。“啭谷莺”,指鸣叫于山谷的黄莺。 第二联:诗人接着写到
翻经,奉简天民有道先生 矫矫金坛八十翁,翻经收得大乘功。 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一邑弦歌蒙子化,四窗灯火与孙同。 太平有日归阳羡,还理田园乐岁丰。 注释: 1. 矫矫金坛八十翁: 形容一位年老的读书人,金坛是古代对读书人的尊称。 2. 翻经收得大乘功: 指通过研究佛经获得了很深的领悟和修为。 3. 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描述眼睛如同琉璃般清澈,舌头如荷花一样芬芳。 4.
金粟影 岩桂花开江浦流,辟疆园里旧曾游。 天方雨粟成金色,风直吹香上玉楼。 空里宝云狮子座,镜中丝鬓鹔鹴裘。 姮娥手种谁攀得? 一曲鸾笙万壑秋。 【注释】 1. 金粟:金黄色的米粒。 2. 辟疆园:指李白的别墅。 3. 雨粟:形容桂花开放的样子。 4. 丝鬓鹔鹴裘:比喻人头发如丝、衣衫似貂皮。 5.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子。手种:亲手种植。 6. 鸾笙:凤凰一类的神鸟发出的叫声
【注释】 飞楼百尺:形容高大的楼阁。堠:古代烽火台,瞭望敌情用的土堆或木柱。 不下梯:不须下楼梯。 檐树:屋檐上的树木。 井梧:井旁的梧桐树。月上凤凰栖:传说凤凰是夜鸟,月上时才飞出,因此月上梧桐即指月明之夜。 翠娥度曲:女子弹奏乐曲。繁声换:音乐声繁密变换。 缃帙:浅黄色的书套。垂签:系在书签上的丝线。细字题:《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于以采蘩”句,此处借指书写。 樵子:打柴的人。 阴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百丈牵江诣阆州,旌旗拥接旧君侯。 - 注释:百丈牵引着江流,前往阆州,旌旗簇拥迎接过去的君主和官员。 - 译文:百丈牵引着江流,前往阆州,旌旗簇拥迎接过去的君主和官员。 - 赏析:诗人用“百丈牵江”描绘了一幅江河浩渺、舟船如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阆州的深情厚谊。同时,通过“旌旗拥接”表达了对昔日君臣、朋友的怀念之情。 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 - 注释
注释: 飞锡晓辞师子林,五台天远谷岩深。 飞锡是佛教语,意为乘坐僧衣的风(即云、雾)飘荡。师子林是五台山的别称。五台山在山西东北部,地势高峻,峰峦重叠,有“清凉胜地”之称。 宝光面面金银刹,天乐时时钟磬音。 宝光是指佛光,金银指的是寺庙的装饰,钟和磬都是佛教的法器。 崖土亦知成佛贵,峡泉似泻祝尧心。 崖土是指山石,成佛意味着修行成仙。祝尧心是祝愿皇帝长寿的意思。 北归且向皇都住,莫听西风月夜砧。
催花雨 陌头微雨细皑皑,陌上小桃红未开。 尽日已催梅破萼,向阳还迫草抽荄。 长镵早与栽黄独,深巷时须步绿苔。 只恐晴明花发尽,须教梁燕早归来。 注释: - 陌头微雨细皑皑:在田间小道旁,细密的春雨轻轻洒落。 - 陌上小桃红未开:路边的小桃花还没有开放。 - 尽日已催梅破萼:一整天都在催促梅花(即梅花)开放,已经使它们的萼片(花苞)破裂。 - 向阳还迫草抽荄:阳光照耀下,植物的生长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