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
树影齐圆日停午,蜂衙欲罢雨初晴。
青摹屋角山容出,翠养墙根石发生。
自为新来作诗瘦,隐侯元不负闲情。
【解析】
生香亭,位于苏州西郊天平山中,因山多茶树,故以“茗”命名。此诗是作者在游览生香亭时即景而作的七言绝句。
第一联:“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
注释:刚看到那一片片青翠的野草在微微颤动,就听到了树上黄莺的婉转啼叫。这两句写春游所见,描写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春天画面。“动区萌”意思是草丛在轻轻摇曳。“交枝”,指黄莺双双对唱。“啭谷莺”,指鸣叫于山谷的黄莺。
第二联:诗人接着写到:“树影齐圆日停午,蜂衙欲罢雨初晴。”
注释:阳光和煦地照射着大地,树木影子在树荫下交汇在一起,中午时分太阳正高悬在空中,这时树上的黄莺鸣叫着,仿佛要结束一天的歌唱。“树影”指树荫下的阴影。“齐圆”指树阴交错,相映成趣。“蜂衙”是说蜜蜂在树上忙碌地采蜜。“欲罢”是说好像到了该收工的时候。“雨初晴”,说明天气放晴了。
第三联:“青摹屋角山容出,翠养墙根石发生。”
注释:远远看去,青山的轮廓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被画到房檐上,近看则见绿树掩映着石缝中的小土堆。这两句写出了春日里山水的美景。“青摹”意为青翠的树木把山的轮廓勾勒出来,如同画在屋檐上的图画。“养”是“养育”的意思,这里形容山的颜色青翠得能养育万物。“墙根”指山脚下的石缝。这一句写出了石缝间长出的青草。
末句:诗人写道:“自为新来作诗瘦,隐侯元不负闲情。”
注释:自己因为经常在山林中游玩而感到身体日渐消瘦,但隐居者却依然能够保持他的悠闲心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自为”就是由于自己经常去游历山林而感到自己消瘦,这里的“为”是动词,作介词使用。“作诗瘦”是说自己因为喜欢吟诗写作而变得消瘦了。“隐侯”指陶渊明。“元”字在这里用作助词,无实际意义。“负”是担负、承受的意思。“闲情”,指陶渊明的超然物外的心情。“元”是通假字,通“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句,此处用其诗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律。《唐才子传》记载:“王维与孟浩然友善,尝赋诗赠之,浩然曰:‘愿言蹑清风,志士怀壮节。君非郑子产,我独何人哉?’王维答之曰:‘不图五岭外,更与八闽通。’后王维至浔阳(今属江西),闻孟浩然已死,乃作此诗寄之。”此诗即是王维写给孟浩然的遗作。首联写诗人游赏生香亭,看到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颔联写诗人听到黄莺的啼声;颈联写山色入画,绿意满目;尾联写诗人自己因常游山林而体态渐瘦;末句写陶渊明的闲情逸趣。全诗写得清新自然,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