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李丹名父子,澄江日日水烟中。
角声古戍凄霜月,暝色孤帆乱渚鸿。
苜蓿阑干朝采上,蒹葭零落岁华空。
登高能赋陪熊轼,却是穷吟倚北风。
寄李大本兼柬理江阴
不见李丹名父子,澄江日日水烟中。
角声古戍凄霜月,暝色孤帆乱渚鸿。
苜蓿阑干朝采上,蒹葭零落岁华空。
登高能赋陪熊轼,却是穷吟倚北风。
注:此诗为元朝诗人郑元祐所作,描述了作者与友人李大本的友情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郑元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 不见李丹名父子:指的是没有见到李丹明这一对父子(可能是指李大本父子)。
- 澄江日日水烟中:描绘了清澈的江水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如烟似雾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角声古戍凄霜月:指在古代的边塞上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响,仿佛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凄凉动人。
- 暝色孤帆乱渚鸿:形容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只孤单的帆船在河洲间飘荡,与归巢的鸿鸟相互映衬。
- 苜蓿阑干朝采上:描绘早晨在田野中采摘苜蓿的情景,通过“阑干”二字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 蒹葭零落岁华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 登高能赋陪熊轼:意指能够登高远望,创作出优美的诗句,以此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
- 却是穷吟倚北风:尽管生活艰难但依然保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在北风中吟唱一样不畏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意象也十分丰富多样,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人文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