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秋日安国伯友诸子过饮古松树下是夕忽大风雨 注释:秋天的夜晚,安国伯的朋友和子侄们来我家里饮酒。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 十约九不至,秋风君自来。 译文:朋友们约定的聚会很少能实现,只有秋风送来了他们的身影。 真成人外赏,堪作夜深回。 译文: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外赏,值得我们深夜归来品味。 池影摇空翠,松阴送晚雷。 译文:池水的影子在空阔的绿色中摇曳,松树的阴影送来了傍晚的雷声。 坐看云雨合
释义: 我拄着拐杖想去干什么呢?在溪流边吟咏诗篇。 雨光映衬,树林中没有夜晚;山冻草先枯萎,秋天已到。 每遇空闲之时就逃避虚妄的尘世,常随汗漫游于山林之间。 避免与世人相遇,保存野性,高卧于竹西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独自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秋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解析】 1.“春兴”是题目,应统摄全诗。 2.“一雨来何急”,写春雨来得急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 3.“空江上暮潮”,写诗人看到暮色中江上的晚潮。 4.“隔花时漠漠”,写诗人看到花丛时,觉得四周很模糊。 5.“入竹故萧萧”,写诗人听到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的声音。 6.“寓目成今古,观空渐市朝。”两句写诗人的眼前所见所闻,由物及人,由景及情。 7.“因之澹忘味,不是为闻韶”
春兴 文虹二三子,一别渺难知。 李戴偏南北,音尘且岁时。 山中谁和曲,江上几相思。 独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 注释: 1. 文虹:指文天祥。 2. 二三子:指朋友。 3. 李戴:指元朝诗人李戴,字彦发。 4. 偏南北:指李戴的诗风偏于南北两派。 5. 音尘:书信。 6. 山中:山间。 7. 江上:江边。 8. 何生:作者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文天祥在江西吉安时所作
【译文】 今日清词侣,风流有二何。 清心雪中映,佳句陇头多。 别路同风雪,生涯共薜萝。 不知缘底事,一月罢经过。 注释: 1. 今日清词侣:指今天和我一起作诗的朋友。清词侣,即清词之友,指的是与我一起创作诗词的人或群体。 2. 风流有二何:这里的“二”可能是指两个人,即我和朋友中的两位。“风流”指的是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有二何”,即为何有两个这样的人。可能是在感叹自己没有遇到同样才华的朋友。
【解析】 此诗为作者游春时所作。首联“为怜兰若好,步屧日皈依。”“兰若”,佛寺的代称,这里指寺院,是说寺院里种的兰花很好,我不禁驻足观赏。“步屧”即步行,“皈依”,佛教语,意谓归依、信仰。这是写作者游春时的情景。颔联“隔水看花过,逢僧乞食归。”“花”,泛指花草树木。“乞食”,乞讨食物。这是写作者在赏花之后,遇到一个和尚向他讨饭。颈联“新禽啭高树,残雪在山扉。”“啭”,鸣叫。“山扉”指寺庙的门
诗句逐句释义 1. 西畴盛箫鼓,南亩复犁锄。 - “西畴”指的是西边的田地。“盛箫鼓”形容音乐声十分响亮。“南亩”指的是南方的田地。“复”意为重新。“犁锄”是农具,用于耕作。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田野中,音乐声与农事活动并存的场景。 - 译文:西边的田地里,乐音四溢;南方的田地里,人们重新开始耕作。 2. 静爱为农理,闲抄种秫书。 - "静爱"表示喜爱或享受安静的生活
【注释】: 1. 云鬟:指女子的发髻。新覆额:新梳理过。 2. 鸦鬓:黑而细的眉毛。未胜梳:还没来得及梳妆。 3. 月近团圆后:指月亮靠近满月的时候。 4. 二八初:指年轻美丽的少女。 5. 芳心莲半吐:比喻女子的心如莲花半开一样美丽动人。 6. 弱思柳才舒:比喻女子的心思像刚发芽的柳树一样柔软娇嫩。 7. 学舞还娇怯:学着跳舞时,仍显得害羞胆怯。 8. 临风卷素裾:迎着风轻轻地把洁白的衣裙卷起
溪上闻夜香 一雨澄秋霭,溪空月似霜。不知何处草,吹作夜来香。有说空神怪,无人辨显藏。分明风露里,灵气满衣裳。 注释:在雨后清澈的秋天雾气中,溪边空无一人,只有明亮的月光如霜般皎洁。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草,在夜间被风吹动了发出香气。有人认为这是空灵的神怪现象,但没有人能够辨别出它的真相。然而,当风吹过露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股灵气,仿佛它充满了整个衣裳。 赏析
春兴 水上谁家月,朝来荡未平。 新莺怯孤啭,归雁喜同征。 云磴纡缭绕,风萝入杳明。 高斋何所有,花外几峰晴。 注释: 水上谁家月:水边有哪家的月亮? 朝来荡未平:早晨起来,湖面仍然没有平静下来。 新莺怯孤啭:新来的黄莺(莺)因为孤独而感到害怕,不敢独自鸣叫。 归雁喜同征:归巢的雁因为同伴而感到高兴。 云磴纡缭绕:云雾缭绕的山路蜿蜒曲折。 风萝入杳明:微风吹拂的山间云雾弥漫在远处,显得朦胧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