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兰若好,步屧日皈依。
隔水看花过,逢僧乞食归。
新禽啭高树,残雪在山扉。
相对寂无语,香台烟篆飞。

【解析】

此诗为作者游春时所作。首联“为怜兰若好,步屧日皈依。”“兰若”,佛寺的代称,这里指寺院,是说寺院里种的兰花很好,我不禁驻足观赏。“步屧”即步行,“皈依”,佛教语,意谓归依、信仰。这是写作者游春时的情景。颔联“隔水看花过,逢僧乞食归。”“花”,泛指花草树木。“乞食”,乞讨食物。这是写作者在赏花之后,遇到一个和尚向他讨饭。颈联“新禽啭高树,残雪在山扉。”“啭”,鸣叫。“山扉”指寺庙的门。这是写作者看到树上有鸟在欢快地鸣叫着,而山上的大门处还有残雪未化。这是写作者在赏景之后,又遇到一个僧人向他讨要食物。

尾联“相对寂无语,香台烟篆飞。”这是写作者与那个和尚相对无言,只有香烟袅袅升上天空,在空中飘荡。

【答案】

译文:

我喜爱这幽静的兰若(佛寺),常常信步走来,欣赏那里的兰花。今天又漫步来到兰苑之中,看见那高高的树梢上,小鸟在婉转鸣唱。

在山门之外,我远远看见那位僧人正在讨饭,我就上前问他,他是去什么地方?他说:“我要到山门外的兰若中去找东西吃。”

我站在山下看着他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了才回去。

赏析: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游览兰若寺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人从自己对兰若寺的喜爱之情出发,由远及近、由外向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所见之景。

首联写兰若寺的美景。诗人赞叹兰若寺里的兰花长得非常好,于是他信步走来,欣赏起兰花来。“为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幽静的兰若寺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颔联写兰若寺内的景色。诗人在欣赏完兰花后,又遇到了一位讨饭的小和尚,于是便与他攀谈起来。“花”在这里是名词,指花草树木。“乞食”,是讨饭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树上有鸟儿在欢快地鸣叫着。“逢僧”二字则表明这位小和尚是个出家人。

颈联写山门前的景色。诗人看到山上的大门处还有残雪未化,就上前问那个小和尚:“你要到哪里去?”他回答说:“我要到山门外的兰若中去找东西吃。”

尾联写诗人与那个小和尚相对无言,只有香烟袅袅升上天空,在空中飘荡。诗人在与小和尚交谈后,感到十分寂寞,于是便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去了。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诗人游兰若寺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