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
【赏析】 此为七律。首联写衡山之高,峰峦叠嶂,如众星捧月;中联写其秀色四溢,光照江海;后两联写石开红菡萏,芝生赤珊瑚,终将获得真箓、佩带朱雀符。全诗气势磅礴,雄奇壮丽。 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偏南。唐人有《和黄勉之怀五岳之作》诗。本诗是其中第四首,即《衡山》。 “衡峰七十二”,写衡山高耸入云,山峰重叠。“削出祝融孤”,写衡山突兀峻峭,似众神所雕琢。“削”,指削成,突出了山峰的险峻陡峭
注释: 1. 雨声催木叶,秋序迫茱萸:形容秋天的雨水淅沥,催促树叶凋零,茱萸也因秋雨而变色。 2. 林吼风传谷,山蒸云起湖:形容山谷间回响着风雨声,山间的云雾在湖面上升起。 3. 客题幽涧竹,人老故山芜:诗人在深深的山谷中题写了诗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不尽穷途恨,狂歌击唾壶: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愁绪和悲愤。狂歌击唾壶,是古人的一种饮酒方式,通过击打唾壶发泄心中的郁闷与不平。 赏析:
诗句注释与赏析: 红莲盛开漫兴二首 其一 - 菡萏照碧水,芙蓉开紫房: 荷花(菡萏)在碧绿的水面上映照着美丽的景象,而芙蓉(芙蓉花)则在紫色的花房中开放。 - 娟娟倚秋色,冉冉下云光: 荷花(菡萏)静静地依偎在秋天的景色中,慢慢飘落,仿佛在云彩中穿行。 - 意态风前剧,腰支掌上狂: 形容荷花随风摇曳的姿态极为动人,仿佛有某种狂放不羁的气质。 - 芰荷高日影,双浴彩鸳鸯:
注释: - 玄岳:指泰山,因为泰山有“岱宗”之称。 - 倚:依靠,依傍。 - 极:最高处。 - 翠屏:绿树成荫的屏障,这里指泰山周围的山峦。 - 回:环绕,回旋。 - 太始:即太初,是古代对时间的称谓之一。 - 地阔:土地辽阔。 - 单于台:古代匈奴族所建的一种高台建筑,这里借指边塞之地。 - 石室:指山洞中贮藏的矿石或宝藏。 - 金膏:黄金和矿物的混合物。 - 玉华:指玉石制成的花。 - 仙掌
这首诗是送别陈子鱼去齐云岩的情景。诗中描绘了陈子鱼的行程,表达了诗人对陈子鱼的祝福和期望。 东南饶暑湿,宣歙独高寒。 东南地区炎热潮湿,宣州歙县却独自寒冷。 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陈子鱼将要到达的地区气候特点。 秋色千岩竞,江流一线盘。 秋天的景色让千山竞艳,长江的水流如同一条线蜿蜒曲折。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陈子鱼将要到达的地区的自然风光。 传香历金阙,扫石拜天坛。 他将在宫中传递香气
【注释】 秀色:美好的景色。 朝云:指早晨的云彩,这里用来比喻美女。 湘妃:指舜帝的妻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她们曾在湘水之滨沐浴,后来成为杜鹃鸟。 天女:指仙女。 若耶溪:即镜湖,在浙江绍兴市西,风景幽丽。 江湖:指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是洞庭湖的别称。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镜湖边偶遇美景时的欣喜与留恋。前二句以“秀色”“朝云”为题,描写镜湖上红莲盛开、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诗句解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逢:遇到;秋霁:秋天的雨后天晴。指重阳节那天遇到晴朗天气。 云林:指竹林;千挺:一千挺,形容竹子很多;玉馔:形容用白玉装饰的筵席;四腮鲈:指用四腮(鱼的两侧)来烹制的鲈鱼,泛指美食。 山河净:指大地被阳光照耀得干净明朗;风高雁鹜呼:指秋风劲吹,大雁南飞,发出叫声;茱萸:一种植物,用来插在门上,据说可以避邪。都插遍:全部插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
【注释】 ①和:指代诗人自己。黄勉之:即黄勉,作者的朋友。怀五岳之作:指作者的诗作,五岳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的统称。 ②有瑶草:指山中有奇花瑶草,瑶:美玉;草:仙草。 ③如膏流:像膏脂一样流淌。 ④何日攀:什么时候能攀登。 ⑤缑岭:在今河南省偃师西南,与嵩山相近。 ⑥石楼: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 ⑦吐云腾斗极:形容山峰直插云霄。 ⑧飞翠满神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一、第一句“古寺傍修篁”,意思是说古老的寺庙旁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这里的“古寺”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寺庙,“篁”是指竹林。 注释:这里用“古寺傍修篁”来描绘寺庙和周围竹林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二、第二句“玲珑谷韵长”,意思是说山谷中的景色玲珑剔透,韵味悠长。这里的“玲珑谷”指的是山谷中景色优美的地方,“韵长”是指韵味悠长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象等内容。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先输出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