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赏析】:僧廉一清过访,作赠 山居生活,闲适恬淡,是许多诗人笔下的题材。这首诗写的就是作者与僧人的一次偶然相遇,以及他们相谈甚欢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山居一室闭柴扉,僧来叩门不掩扉”,是全诗写景抒情的起始。首句“山居”点题;次句“柴扉”则交代了山居的环境。柴扉,即柴木做的门,是山居的特点。“不掩扉”,是说柴扉敞开着,没有上锁,表明山居主人的悠闲自在。“闭柴扉”与“开柴扉”,形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文徵明画春江图二首”,这是要求学生对诗中的语言特色进行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如这两句“过午轻雷风色鲜,断虹迎日破寒烟”的意思是:正午时分细雨刚刚停歇,天空中传来了阵阵轻雷,天气渐渐转晴,彩虹在太阳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明亮,打破了寒冷的雾气。“过午”指正午,点明时间。“轻雷”是形容雷声细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来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回答诗句的意思并赏析,首先需要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然后结合注释来分析。如“王众公”即王宗楚,为江西提刑,“善提兵”,善于统率兵力;“伍守临锋气横”,是说伍子胥镇守吴地,其气势磅礴,威震敌胆。“大战长江看掎角,成功今日是书生”,“大”指大举、大规模,“拔”
春日 晚风庭院静年芳,燕子归来草正长。 莫道幽人无一事,灌花洗竹一春忙。 注释与赏析: 1. 春日 晚风庭院静年芳,燕子归来草正长。 莫道幽人无一事,灌花洗竹一春忙。 2. 【注释】 - 晚风庭院静年芳:傍晚的微风使庭院显得格外宁静,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草木生长,花朵争艳。 - 燕子归来草正长:春天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它们的到来让草地长得更加茂盛。 - 莫道幽人无一事:不要以为诗人没有事情可做
这首诗是汪藻的《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问林和靖争孤山》的诗句。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占断孤山五百春" - 这句话的意思是“占据了整整五百年的春天”,暗示着孤山(即杭州西湖中的一个著名景点)的美景被诗人所占有,仿佛拥有了永恒的春天。 2. "暗香疏影句犹真" - “暗香”指的是荷花散发的香气,而“疏影”则描述了荷叶上阳光透过形成的光影
【注释】 我:一作“君”。 归:隐居。 事隐沦:隐居生活。 山灵:山神,指隐者的同伴和知己。已:已许。 不须嗔(chēn):不用恼怒。嗔,怒恨。 乾坤风月无常主:宇宙自然,没有主宰。常主,固定不变的主人。 要:只要。 领略人:理解欣赏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汪藻以自己隐居西湖南屏,而孙道甫又隐居孤山为题材,写了六首诗。此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第一首,写隐居山林的心境。
注释: 1. 书张山人壁:在张山人的墙壁上写诗。 2. 寻诗冲雪过山家:寻找诗歌,冒着大雪来到山家。 3. 拄杖铿铿石径斜:拄着拐杖走过石头铺成的路。 4. 自笑道人无长物:自己笑话自己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 5. 酒壶随处有梅花:到处可以找到酒壶,周围都是盛开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大雪中寻找诗歌的场景。 首句“寻诗冲雪过山家”,诗人在大雪中,冒着寒冷和危险
【注释】 颓云:指雨云。瓦沟:屋檐下的小水沟。须便:要便,就要。水底眠知章:典出《晋书·王献之传》:“谢安问王献之:‘君何故不娶?’答曰:‘儿女难托。’安曰:‘此自是造化佳事,岂复需要婚?若妻卿卿,即忘卿卿;如不以卿卿,是不知卿卿。’王笑而不答。”这里用“水底眠”来比拟自己和王献之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5)作者任太学博士时。诗中描绘了一幅雨中访友
【注释】 残冬廿八日:农历腊月二十八。 酒捷:指胜利的喜讯,也指饮酒作乐。 过节:节日。 天涯:天边;极远处。 沦阴:陷入黑暗。 百年:一生。 我:代词。 何为者:做什么人,做什么事。何为,做什么。 费椒盘:用花椒做菜。椒,花椒。费,花销、浪费。 菜碗心:指菜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与孤独,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汀上闲云,指的是江上的白沙洲。 收未了,没有完全收起的意思。 望中白鸟影留双,指的是站在江边远眺时,看到两只白色的大鸟在天空中留下两个影子。 乾坤此意,指的是整个天地间的意境。 何人画,指的是是谁画得出来。 吟到无声月满江,意思是说诗人吟诵到无声时,月亮已经高悬在江面上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通过对汀上闲云、白鸟影、乾坤此意等景物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