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休宁汊口十咏旗山 续代开吟社,佳时剩一游。 思奇山改色,兴到鸟深愁。 大雅声犹在,黄初派尚留。 太平风物好,有句颂皇猷。 注释:续继前人开创的吟诗社,美好的时光剩下来可以游览一次。思念那奇特的山改变了颜色,兴致到了鸟儿也显得深沉的忧愁。高雅的诗歌声音依然存在,黄初时期的派别仍然保留着。太平时期的风景美丽,有诗句来赞美皇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七言绝句
永嘉王子扬见访山中留酌樽酒歌声发,蓬门秋意深。 诗句释义:王子扬来访,我们举杯畅饮,唱着歌,我感叹这秋天的气息如此浓烈。 泉光浮野竹,山气湿空林。 诗句释义:泉水在石头上流过,发出潺潺的声音;山风吹过树梢,带着湿润的山林气息。 一笑得吾子,百年独此心。 诗句释义:他笑了,笑得如此开心,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而我也感到高兴,因为能有这样的知己。 便期同隐操,更喜有高吟。 诗句释义
幽居二首 万事归来好,幽居养性灵。 教儿收药裹,留客话熊经。 投老丈人行,生来处士星。 相过君莫问,身世一渔舲。 注释: 1. 幽居:隐居生活。 2. 万事:所有的事。 3. 养性灵:修养精神。 4. 教儿:教育子女。 5. 收药裹:收拾药材包裹。 6. 熊经:一种古老的健身法。 7. 投老:年纪大了。 8. 处士星:处士(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的星座。 9. 相过:拜访。 10. 相:拜访。
【注释】 晚晴:傍晚时分。信步:悠闲自在地散步。城东草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郊。主人:指作者友人。樽(zūn)留酌:摆酒设宴款待客人。开樽:斟酒,即摆酒。 【译文】 黄昏的阳光洒满大地,我悠闲地信步走到城东草堂。主人为我开樽留客饮酒赏花。 东风吹拂着,我的双足散去了一身的闲散。燕子掠过春日的阴云,飞过桑叶的缝隙。你是我的文杏馆的朋友,我是你的谪仙人。 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那就是热爱大自然
休宁汊口十咏旗山 一带岭横起,浑如砚琢成。 咸池清露滴,仙掌黑云生。 元气天应结,人文世久明。 诛茅山麓下,闭户著陶泓。 译文: 旗山的岭脊横卧于天际,它就像是一块精工雕琢的砚台。 山中云雾缭绕,如同天上的露水轻轻洒落;山顶上的仙人掌,仿佛是黑色的云朵在缓缓升起。 大自然的元气在这里凝结,仿佛是天地应和的结果;人类文明在这里长久传承,光芒四射。 山脚下,一座简陋的茅庐静静地矗立
【诗句释义】 休宁县汊口,旗山十景之一。 谷口太阳升起的地方,万里天空云开日出。 远远地看到山峰的轮廓显现出来,慢慢地感觉到露水变少。 气候温暖,鸟儿鸣叫声中透露出欢快,泉水和甘草草木茂盛,生长得十分茁壮。 端明堂种植松树的地方,已经有成片的松树林环绕着。 【译文】 在休宁县汊口,有一座名为“旗山”的自然风景,是十景之一。早晨当太阳从谷口升起时,阳光普照大地,万里天空中云朵散开,太阳露出来
【注释】 荆溪:源出湖南邵阳市北的武水山,流经邵东县、双清区等地,入资水。道中指经过此地。苍厓:青黑色崖壁。遥遥:远远地。 棹尾:船桨。 颓云:残云。 译文 树木夹立在青黑的崖壁上,遥望溪路微细如丝。浪花迎着船桨的尾部,山影映衬在人的衣裳上。饥渴的喜鹊鸣叫欲飞下,冻云不飞却缓缓移动。还寻旧日游历过的地方,夕阳西下时渔樵稀少。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810)作者贬谪江陵时
【解析】 此诗为七绝。首联写旗山的雄姿;颔联写旗山之奇:山形如鼓,非人力所能修琢而成,是天然生成之物。颈联写旗山之景:苔藓剥落仍青翠,云雾缭绕不鸣响。尾联写旗山之乐:太平盛世有乐部,拟献承明殿。 【答案】 (1)旗山:在休宁县境内,主峰高耸云天。 (2)平野山根出,形如一鼓横:指旗山从平旷的原野中崛起, 犹如巨鼓横卧原上。 (3)何人费修琢,真宰自生成:没有人费力雕刻修饰,天生就如此壮观。何人费
休宁县汊口的十首咏旗山的诗之一 山势从南方伸展而来,笔峰却与众不同。 山岚烟霭与晨光相映,草木青翠如锦绣文章。 千年来人物辈出,道家学说源远流长。 夕阳西下时我再度回首,只见那高高的山峰耸入寒气弥漫的云间。 注释: 1. 十咏:指《休宁县志》中的“山川”部分所载的十个地方名胜。旗山位于休宁县南,因山势雄伟,形如旗帜而得名。 2. 山势南来远:形容旗山地势从南方延伸而来,非常遥远。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要抓住诗中的关键意象“朱雀”“紫髯公”,并结合注释进行理解。 “战格东西破,孤城誓始终”,这是写李晟在长安的战事。“孤城”指长安(今西安)的西面小城,这里指唐军据守长安的西北面的小城——凤翔,而李晟当时正驻节于凤翔。诗人用“破”字形容双方交战激烈,“誓始终”表明李晟决心坚守到底。这两句是说,在长安的战事中,东西两方都被攻破了,但李晟坚守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