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昨夜才刚六十岁,五更六甲突然相逢。 燕台岂料劳您推举,驹隙何心叹转蓬。 椿树百年几九帙,椒花一日胜三公。 自知聚会皆明赐,海上嵩呼愿岁丰。 注释: - 壬子元日:指农历壬子的新年第一天,即元旦。 - 昨夜犹然:昨天晚上还只是刚刚过完年。 - 五更六甲: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五更是子时,六甲是甲子。 - 燕台:指代朝廷或官场。 - 岂意:岂料、想不到。 - 驹隙:马的一岁时日,比喻短暂的时间。 -
【注释】 叶落青梧:指秋末的景色。玉露生:指初秋的天气。仙吏:指官员。曳裾行:指官服在身。百年多事:指一生之中有许多事要操心操劳。伤心泪:指为国为民操劳,有感于心而流下泪来。孤舟独语情:指自己一个人在船上,对着月亮说话,抒发自己的情感。华发:指白发。抚字:抚育孩子。壮猷:大志向。报承明:报答君王。遗家清白:指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廉洁。丹诀:指道家的修炼方法。不让丝纶五色荣:意思是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题目是《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黑头。 - 旌旗:指军中的大旗。 - 十道:指十个方面,这里泛指四面八方。 - 瀛州:指代边疆地区。 - 上将:指代军队的高级将领。 - 黑头:指年长的人,这里用来形容将领年纪大。 2. 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 - 幸:指有幸,指有机会。 - 彤弓:红色的弓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寄题汉仙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释义:回忆起以前曾多次经过仙岩寺,但总是没有留下一首诗。 2.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释义:石笋高耸入云,仿佛在摇晃着兔子的影子;而地面上则满是盛开的玉莲,宛如托起了龙池。 3.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释义
注释: 三月三日(初春时节)和曾封君张比部邀请阮令公一起登上凤凰台。 永和千载系吾思,结客相携酒一卮。 在永和年间,我思念着你,带着朋友相约同登高楼。 且喜步兵游梓里,因偕童冠集兰池。 很高兴步兵将军游览了家乡的梓里,也邀请了童冠之友聚集在兰池。 兴来敌手棋方剧,话到知心席更移。 高兴之时,对弈棋局正酣;谈笑间,知音之情加深。 不是嗣宗饶问俗,登临何以慰襟期。 不是谢安(字安石)不拘于世俗的礼数
诗句释义: 1. 少年头角正峥嵘 - 描述诗人年轻时才华横溢,如同锋芒毕露的山峰。 2. 却把纲常双手擎 - 虽然有才情,但诗人仍坚持传统的道德和规矩(“纲常”指儒家伦理)。 3. 痛割一身惟报祖 - 形容为了报答先祖(祖父),他不惜牺牲自己。 4. 须臾万死转更生 - 在一瞬间,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后,又获得了新生。 5. 始知天地犹堪吁 - 认识到天地之大也有不足,需要哀叹。 6.
这首诗是韩愈的《送九华道士》。诗人在午日送走了九虚丈,又回到了京城。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九虚丈。全诗如下: 午日送九虚丈还朝 韩江竞渡沸天涯,岭月偏随使者槎。 云白犹然依子舍,离黄自是护皇华。 樽前词客思摛草,海上羁臣懒种瓜。 民力艰虞今转剧,可无献纳起桑麻。 注解: 1. 午日:指端午节,古代民间有赛龙舟的习俗。 2. 竞渡:比赛竞走。 3. 沸天涯:形容赛龙舟的场面热闹非凡。 4. 岭月
黄思元丈,我被罢官回到潮州,有改变临江的命令。 抱病萧然独闭关,却闻傲吏乞身还。 斗间龙气朝飞合,海上鸥吟夜色闲。 我已有心依白发,君今何事买青山。 眼前聚首凭棋局,忽报除书已赐环。 注释: ①黄思元丈:指黄思元。 ②我被罢官回到潮州,有改变临江的命令。 ③抱病萧然(xiāo rán):形容因病而心情凄凉、孤独。 ④却闻傲吏乞身还:却听到一个傲慢的官员辞职回家了。 ⑤斗间龙气朝飞合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第一句:独坐斋亭郁未开,偶寻一苇强登台。 - “独坐斋亭”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斋亭中,心境尚未开朗。 - “偶寻一苇”则表示诗人偶然发现一根芦苇,这象征着希望和机遇。 - “强登台”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努力攀登。 2. 第二句:青山挟日当窗现,秋水浮天对榻来。 - “青山挟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青山仿佛在拥抱着阳光。 -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在八月八日自广东广济桥放舟登凤凰台时所见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癸卯年八月八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余(我)从广济桥放舟登凤凰台 癸卯年八月八日,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诗人从广济桥乘船登上凤凰台。 共水扑天有龙见于枫洋白水之间若向台而来少选乃挟云飞去 与天空相接的水面之上出现了一条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