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
【注释】1、仙郎:指何明府。2、玉琴:指弹琴。3、抽簪:古代官吏辞官时,要拔出官帽上的簪来表示不留恋官职。4、榕人:指闽地人。5、椿林:指椿树。 【赏析】这首五律,是作者为揭阳何明府送行时所作。何明府告归侍养,作者写诗赠之。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感情。首联“为问仙郎鼓玉琴,清时何事便抽簪”,意思是说:我想问问仙人的贤郎,为什么在清明时节就脱下帽子
【注释】 五朝:指五代。闺阃(kònǚ):内室,指妻子或母亲。瑶池:神话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李氏母的居所。 貤(xiù):赏赐,恩惠。 住世百年甘少一:意思是说在人世上活了一百年已经很少了。甘:愿意。少一:比一百岁少一岁。 馀庆:遗留下来的福气,这里指子孙后代的福气。 【赏析】 这是一首为封孺人李母百岁写的挽诗。诗人对李氏母的生辰作了一番颂扬,称她为五代的贤妻
注释: 三公:泛指高级官员。襟期:比喻志向、抱负。岭月随君樵水湄:山月随着你上山砍柴,照耀在江边。 珍重:珍惜。长途:长途旅行,远行。清华:指美好的景色。指日:指不远的将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以送别为题,但并没有直接写离别,而是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 首句“三公一日是襟期”中的“襟期”,原意是指胸中怀抱的志向和抱负,此处用来形容对方有崇高的远大理想。
【解析】 “载德南行数月长,天门稽首结离肠。”意思是:承载德泽向南远行,数月漫长,天门山俯首致意,我与故乡情深意重。 “趑趄一步一回首,与世俱传不忍忘。”意思是:徘徊犹豫中前行一步,又回头凝视故土,此情此景,流传于世,令人不忍忘却。 【答案】 ①载:承担、担负。德:指恩惠、德泽;南行:向南方行进。②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头叩地,手在胸前合十。结:牵系。③踽(jù) 踽:孤独的样子。④与:和
注释: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这是一首表达自己谦逊的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其九: 自愧微臣锡马还,翻蒙隆礼誉耆贤。 叩天祇欲收成命,成命依然下九天。 译文: 我惭愧作为一个微臣,被赐给马匹返回家乡,反而受到朝廷的隆礼称赞并赞誉为有德之人。 我只希望上天能收回我的罪过,让我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服务,但上天却让我依然被召回,继续为国家效力
诗句原文: 五斗虽微亦主恩,那堪鹤发系慈孙。 白云千里今朝合,不换三公慰倚门。 译文: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但我仍然感激皇帝的恩赐。更令我难过的是,我的祖父已经老了,头发雪白,被我这一介书生牵绊。 如今我们相聚白云千里之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但即使如此,也不及那些曾经的三公那样受人尊敬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林熙春在明朝时期创作的
不贪鸡肋动行吟 岭外犹存畏垒心最羡监司标实录 棘中有桂铁中金 注释: - 不贪:不要贪图 - 鸡肋:比喻无意义的事物 - 动行吟:行动吟诵 - 岭外:指边远的山岭之外 - 犹存:仍然存在 - 畏垒心:对困境的恐惧之心 - 最羡:特别羡慕 - 监司:地方官,这里指地方监察官 - 标实录:记录真实情况 - 棘(ji)中:荆棘丛生的地方 - 有桂:有桂花树 - 铁中金:比喻珍贵之物 赏析:
注释:甲子,即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这是作者在绝句中表达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出青门:走出家门,表示告别家乡或官场。 衣冠祖道:身着官服,在祖辈墓地前祭拜祖先。 归:回到家乡。 击壤: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耕作土地。 同声祝:大家一起为对方祝愿。 不负乾坤一老农:不辜负这天地之间的一个老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官场、返回故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 赠斗垣邓君归虔 其一 曾入天台啖几桃,满天风雨任挥毫。 高冈种得梧桐树,梧上于今有凤毛。 注释 - 曾入天台啖几桃:曾进入过名为“天台”的地方品尝桃子。 - 满天风雨任挥毫:面对满天的风雨,我仍然随意挥笔。 - 高冈种得梧桐树:在高地种植了梧桐树。 - 梧上于今有凤毛:这棵梧桐树上现在长出了凤凰的羽毛(凤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场景
【注释】 集唐:唐代诗人的诗集。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选编了《全唐诗》,共收录22000多首诗,称为"集唐诗"。六绝:指李白的绝句,其诗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美誉。此诗是李白送别友人骆见羲回延津(今河南延津)。 雍陶(726-784):唐代诗人,字仲益,成都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世称东川先生。其诗工整明丽。此诗为送别之作,语言平白如话,情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