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谏臣
【注释】 《南都三绝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者自注:“时丁侍御,同赴南都。”南都,指南京,当时为陪都。“折桂”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朝的尚书郎右丞庾亮与王坦之、温峤等游山,众人皆赋诗咏景,唯庾亮独咏“木末寒鸦”,其诗云:“翔鸟鸣北林,凉风绕群岭。去鸿不可寻,徘徊空山暝。”后因以“木末寒鸦”比喻失意之人。这里指丁侍御。“揽辔”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昔文公出走而国继之
【注释】 杨大参:指杨师道。杨师道,字子羽,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中书舍人。天宝初,出为安西都护府司马,因事被贬谪岭南(今广东一带),不久又被召回长安。后任岭南节度使、检校太尉。 粤西:指广东西部。 【译文】 落日映照江面烟雾缭绕,望中的一片白云低垂。大官的心意与白云一起飘远了,万里之风送他到了广东西部。 【赏析】
诗云:赠别同年李侍御补郡 征帆遥指五云边,君向春江思渺然。 我已投簪林下隐,仙舟同载是何年。 注释解释如下: - “征帆”:指的是远行的船只。 - “遥指”:指向远方。 - “五云”:此处可能象征着高远或理想的境界。 - “君向春江”:诗人在春天的江河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思渺然”:思绪遥远而无法触及。 - “投簪”: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辞去官职。 - “林下隐”:隐居山林
【注释】: 彤云:彤,赤色。彤云,即彤云满天。雪漫漫:大雪纷纷扬扬。袁安:袁安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学者,他与友人约定赏雪,友人爽约,袁安就披着衣服在雪里徘徊不去,最后冻死了。 【赏析】: 这首绝句写诗人因友人未赴约而失望,愤慨地责备朋友无信。诗中“欲上层楼寻故约”一句,点明题意——想登楼去看望友人,看他到底为什么爽约不至。“问君何事学袁安”一句,责问友人为何像袁安那样不讲信义,没有履行与人的约会
郭谏臣《虔城与同年徐宪副叙别口占五绝·其一》原文如下: 杯酒淋漓话转浓,岭云笼树暮重重。 清时投劾非高尚,直道从来世不容。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郭谏臣的作品《虔城与同年徐宪副叙别口占五绝》。郭谏臣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同僚徐宪副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理解。 - 诗句注释: 1. “把袂江亭岁欲徂”:把袂,即握手告别,表示深厚的友谊。江亭,指江边的亭子,这里用作比喻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丁侍御同年赴南都三绝 沧江一棹驾长风,水底鱼龙亦避骢。 他日埋轮兼破柱,始知江海有孤忠。 译文: 你乘坐着沧江上的船只,扬起长风,鱼儿虾儿也躲避你的马匹。 总有一天你会看到车轮被埋入地下,柱子被打碎,那时才会知道江海中有人对你一片忠心。 赏析: 这首诗是郭谏臣写给他的同年丁侍御的,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美。诗人以沧江为背景,描绘了丁侍御乘船时的景象
【注释】 过湖上友人别馆:路过湖上的友人的别墅。别馆,别院,指友人的别墅。 园林幽胜傍湖乡:园林风景清幽美丽,邻近着湖水。 春雨初晴草树香:春雨刚刚停歇,草木都散发出芳香。 落尽梅花无客看:已经落尽了梅花,没有客人来欣赏。 柴门深闭陆浑庄:柴门紧闭着,是陆浑的庄园。陆浑,春秋时楚地,在今安徽境内。 【赏析】 写景抒情诗。诗人从湖上经过友人别墅,看到春雨后景色优美,便写下这首诗
【注释】: 下口占三绝:指在江上听到有人请求放还被拘禁的人时,自己即兴写了这三首诗。 江:指长江。 便应:应当。 陆走江滨:从陆地走回江边。 已得:得到。 安身策:指归乡的计策。 天涯:指远方,这里指京城洛阳。 问津:指询问道路。 赏析: 《江上闻乞归命下口占三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别人请求放还被拘押的人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组诗。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诗句原文: 把袂江亭岁欲徂,春风依旧长䕷芜。 楚天漠漠人南北,君向秦中我向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江边告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的情感。首句“把袂江亭岁欲徂”,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在江边的亭子中挥手作别的情景,寓意着即将结束的时光。第二句“春风依旧长䕷芜”,以春风和长䕷草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岁月的无常。 第三句“楚天漠漠人南北”,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差异
注释:在渭水边的树影和江面的云霞中,我们分别。暂且放下武职,一起探讨文章的学问。关西的理学现在由谁主宰?只要提到儒林,就能想到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同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