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赠庐山老僧 不下匡山七十年,衲衣空挂碧岩烟。 - 不下匡山七十年:这表示老僧已经离开匡山(可能是他的居住地或修行地)超过七十年的时间了。匡山可能指的是庐山,一个著名的文化和宗教圣地,经常被用来象征隐士生活或修行的场所。“不下”表明他从未离开过那里。 - 衲衣空挂碧岩烟:这里的“衲衣”通常指僧侣的服装,而“碧岩”则可能是指庐山上的某个特定地点,如香炉峰、含鄱口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秋天,离开长安时送给王舍人的一首五言律诗。 紫骝:即骏马,古代常用来象征高贵和英雄。 雕:指雕饰,这里用来形容马的装饰华丽。 控:驾御,指驾驭。 燕云:指代北方的云彩,暗喻边塞的景色。 金马门:汉皇宫的南门名,此处借指皇帝居所。 凤作群:凤凰成群,指皇族、贵人聚集。 千里:指从长安到蒋陵的距离,一里约合五十里。 相思:想念之情。 夜:夜里。 几番
秋夜怀舍弟少芬 露滴疏松月在梧,三更飞梦到西湖。 秋深渐觉南云远,泽国空嗟雁影孤。 注释:露水滴滴落在疏松的梧桐树上,明亮的月亮挂在枝头,我正在床上辗转难眠。三更时分,我在梦中飞到了美丽的西湖。然而,随着秋天的深入,我渐渐觉得南方的云越来越远了。在泽国的这片土地上,我只能独自感叹着那孤独的雁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匡南府:指唐代宰相宇文融的府第。 座生风:座中有人翩翩起舞。 弦管声沉玉漏中:指宴会上奏乐的声音深沉,好像玉漏(计时器)里的水在滴落一样。 待儿:侍候宾客的人或仆人。 促劝:劝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会上的诗,全诗四句,第一句写座上人起舞,座中生风。第二句写宴会上的音乐演奏得很深沉,好像玉漏里水在滴落一样。第三、四两句写宴罢,主人殷勤地催促侍者斟酒,可是侍者一来,主人的酒杯就空了
【译文】 轻风卷起帘幕生午凉,槿花半落野棠花香。 山深白日柴门宁静,松外烟消鹤梦漫长。 【注释】 ⑴轻风:微风 ⑵午凉:中午的凉意 ⑶槿花半落:槿树的花半落 ⑷山深白日:指山里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幽静 ⑸柴门:用树枝、木片等编成的简易门 ⑹松外:松树林外 ⑺烟消:烟消散 ⑻鹤梦长:鹤在松树林外悠然自得地飞鸣 【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初秋景象的诗作。首句写景,轻风吹来帘儿飘动,带来一阵凉爽的午风
【注释】风光楼:在今安徽寿县南。风光:指风景。望乡关:眺望故乡关隘。树杪:树梢。云开:云雾散开。见远山,指看到远处的山峰。目极:眼力所及。长江:指淮河和长江。渺无际:无边无际。落霞:晚霞。天外:高空中。鸟空还:夕阳西下时,大雁向南方飞去的景象。 【赏析】此诗是一首思归之作。首句“风光楼上望乡关”,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次句“树杪云开见远山”,写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家乡远隔云端的山川
半醉渔翁卧短蓑, 大儿吹笛小儿歌。 月明更向芦湾宿, 世上风波奈尔何。 注释:半醉的渔夫躺在用短草编织的蓑衣中休息,大儿子在吹笛,小儿子在唱歌。月光明亮的夜晚,他们选择在芦苇湾过夜,面对世间的风风雨雨,他们却能泰然处之。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观。上片写渔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下片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渔父面对世事变迁的从容不迫
【注释】 访:探望。不遇:未遇到。万玉峰: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县境内。彩霞:五彩的朝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寻访罗浮道士不遇而作的七绝。首句写石床、丹灶、紫烟,是诗人想象之景;第二句点明所寻之人不在,是实写之景;第三句写碧桃盛开,但人不见踪影;第四句写隔林彩霞,是实写之景。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奇俊逸
【赏析】 这是一首赏春诗,写山中人爱花成癖,日日携酒赏花,花亦醉人。“山童”是诗人的自称,“昨报花正开”,说明山童昨天报告花开得正旺。 “日日来”表明了对花的偏爱,不是偶尔,而是天天,日复一日。 “酒亦爱花花爱客”,是说饮酒之人也喜爱花儿,花儿也欢迎他。这里的“花”是指“酒”。因为酒与花朵都有香气,人们往往把酒比作花朵,故说酒也爱花,花儿也爱客。 “醉眠花下不知回”
【注释】 匡南府:地名。夜宴:宴会,指宴会的夜晚。 瑶阶:玉石台阶。飞雪:形容雪花纷飞如雪。隔帘看:隔着屏风观看。锦帐:绣有花纹图案的帷帐。藏春:指春天的美景。夜未阑:深夜还未结束。醉倚:醉意中倚靠。小屏:小屏风。艳曲:美妙动听的音乐。绮罗:华丽的丝织品,比喻美女的服饰。香暖:香气浓郁温暖。不知寒:不觉得寒冷。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贵公子在匡南府夜晚的宴会上饮酒赏乐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