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行
注释: 1.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仙女们居住的地方。 2. 参差万朵绿芙蓉:形容仙女们婀娜多姿、娇艳欲滴的样子。 3. 鼎烹石髓调玄鹤:用鼎煮石髓为丹药,以吸引仙鹤。 4. 剑拂云衣跨玉龙:用剑轻拂云雾,使仙女们的服饰更加飘逸美丽;跨越玉龙,展现仙女的超凡脱俗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女们在瑶台上的美丽景象。她们身披绿色的衣服,婀娜多姿,宛如绿芙蓉般娇艳动人。她们还用鼎煮石髓来炼制仙丹
【注释】 1. 龙沙:古地名,在今甘肃武威县西北。 2. 防秋:指边防秋收的战事。唐时以秋为边事之交,故称。 3. 功成不受封侯赏:指功臣没有受到封赏。 4. 诸将相看尽白头:意思是将领看到主将老去,也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边疆战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们的同情。 首句“万里龙沙战未休”,描绘了边疆地区辽阔、战场持久的情况
【注释】 相逢行:即《赠从弟南平太守》一诗,为作者与友人饯别之作。按剑看:意谓手握宝剑,目不转睛地观察。管鲍:指春秋时齐相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同心到白头:意谓两人心意相通,直到白了头发也不会变。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一首送别词。诗人在送别之时,既感叹离别的痛苦,又赞美友情的深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相逢杯酒罄交欢,转眼真成按剑看。” 诗人和朋友相见时,畅饮美酒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与君共醉岘山春,千树万树桃花新。 注释: - 岘山:山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春:春天。 - 千树万树桃花新:形容山上的桃花开得非常茂盛,像成千上万的新桃树一样。 译文: 与您一同在岘山赏春,满山遍野的桃花盛开。 几度携琴下山去,山中猿鹤解留人。 注释: - 携琴:携带琴具。 - 山下、山上:指从山上到山下。 - 山中猿鹤:山中的猿猴和白鹤。 - 解留人
匡南府夜宴 乘兴移尊傍翠萝,美人秉烛对花歌。 蕊宫自与人间异,春色偏于夜里多。 注释: 1. 匡南府:即匡庐,在江西九江市,以山势如匡而命名。 2. 蕊宫:指花蕊中居住的仙女们,也泛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匡南府夜晚的宴会盛景。诗人乘兴而来,移樽近赏,美人手持烛光,对着盛开的花歌唱。他感叹花朵的香气远胜人间,因为蕊宫里的仙女都住在这人间,而春天的景色则在夜间更为突出
注释: 都门:京城城门。观别:观看别离。邮亭官柳:驿站旁边的柳树。乱啼莺:乱叫的黄莺。几处:许多地方。笙歌:管乐器奏出的声音。歧路:岔路口。东西:方位词。不同去:方向不同,各自前行。春风一样:比喻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如同春风般温暖而凄凉。别情: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离别的诗歌。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邮亭官柳”和“笙歌”作为背景
【注释】 白面书生:形容年轻的读书人。为国忧:为国家担忧。骠骑:指汉武帝的将军赵充国,以勇猛善战著称。边头:边疆。此行不羡封侯乐: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封赏和享乐。轻身雪□仇:轻装上阵,为报仇而奋勇杀敌。□仇:这里泛指敌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为了国家的利益,毅然决然地从军报效,他渴望在战场上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是贪图个人的富贵荣华
【注释】 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潮水涨落。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白浪如山拍岸鸣,形容波涛汹涌澎湃。钱唐六月:即农历六月。六月是一年中天气炎热的时候,也是钱塘江潮汛期。朝来无限扁舟渡,意思是从早晨开始,有无数的小船在江上航行。扁舟:小舟。莫谓风波不可行:意思是不要以为风浪是无法克服的。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时为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诗中描写钱塘江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及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诗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加以分析。“得家书”,得到家人的来信;“一纸乡书来万里”,指家信从千里之外寄来;“独怜游子客天涯”,可怜我这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尽管家信上写满了千言万语,嘱咐我早日回家。 【答案】 译文:家书一到万里外
这首诗是一首咏西湖风景的七言绝句。 诗的首句“花映楼台日日春”,描绘了西湖边的楼台在春日里被鲜花映照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季节。 第二句“湖中烟景世无邻”,则描绘了湖中的景色如画,宛如仙境一般,没有其他景象可以与之相比。这里的“烟景”指的是雾气缭绕、若隐若现的美景。 第三句“千年惟有青山在”,表达了诗人对西湖青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