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穆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重登飞云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青峰无恙鹤归来,东望蓬山每一杯 - 青峰无恙:形容山峰依然如故,未受到时间的侵蚀。 - 鹤归来:指诗人或他人像仙鹤一样回到了这个地方。 - 东望蓬山:蓬山通常指的是蓬莱山,是中国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每一杯:比喻每一次登高都如同在饮酒一般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苏堤桥上玉钩斜,皎皎明河欲溯遐。 无尽笙歌慰佳夕,不知凉露湿蒹葭。 注释: 1. 苏堤桥上玉钩斜:描绘了苏堤桥的景色,用“玉钩”来形容其形态优美,如同一把斜倚在桥上的弯月。 2. 皎皎明河欲溯遐:形容月光明亮清澈,仿佛要追寻远方的河流一般。“皎皎”是光明的样子,“明河”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欲溯遐”则是想要追寻更远的河流,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留恋。
注释: 题画竹:题写在画上的竹子。 谁拂鹅溪写数枝,湘江秋水使人思:谁在鹅溪旁的河边写下几枝竹子?湘江的秋水让人不禁思念。 疑真疑梦都非定,恍见空阶月冷时:怀疑是真实的,还是梦境中的?恍惚间看到空阶上月光清冷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题画竹”为题,描绘了一幅画中竹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谁拂鹅溪写数枝”,描绘了画家在鹅溪边写下几枝竹子的情景。这里
昔年黄州北郭游古寺曾作偈言复举似杲老人 劫劫劳生未了痴,今朝不作梦中疑。 桃花自解传消息,不到春回那得知。 注释:劫劫劳累地活着,但未能解脱痴迷,今天不做梦中的疑惑。桃花自然懂得传递消息,如果没有春天的到来,我怎么会知道呢?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在黄州北郭古寺游览时所作偈言为基础,向杲老人进行复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桃花的比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福州冬末同钱塘孙大苏饮陈君湖亭时疏柳黄花林峦映带大苏指点佳处云恍见家湖山断桥也隔绝兵戈言念昔游共为感叹 注释:郭外,指城外。湖亭,泛指湖边的亭子。平堤,平坦的堤岸。梅花,此处指梅花盛开。西陵路,即西陵桥,位于今杭州西湖西南岸,与孤山相接。肠断东风,形容因思念家乡而愁绪万千。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西湖的美景和诗人对家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的字号是梓州,出生于河中宝鼎县。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擅长写七言律诗,也擅长写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绮丽含蓄、精工雕琢著称,有“义山体”之称。他的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咏叹爱情的。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多年谋道罢干时,洞里真人夙有期。 2. 行拂素烟归古洞,一溪寒蕊正离离。 注释: 多年:形容时间很长,这里指多年的修行。 谋道
【注释】 放艇湖归:乘船在湖上游玩。 月欲倾:月亮要落山了。 沧洲:即沧浪洲,位于今湖南岳阳楼西南洞庭湖畔的一岛上。 酕醄:醉酒。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同游惠州叶金吾湖时的情景。诗中写秋日湖上泛舟之乐和醉后归来的情景。首句“放艇湖归月欲倾”,是说乘船湖上游玩,月亮就要落山了。次句“秋还水气薄寒生”,是写湖水上的水气已变得很稀薄了,天气也转凉了,这是从湖上观感来写的
【注释】 过丰城:即过丰城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南),为唐人避讳,故称丰城。秋色:秋天的景色。碧溪:碧绿的溪水。红树:指枫树,深秋时树叶变红。试:试探。晚岫(xiù):傍晚的山。云归:指日落西山。不隔钟:指天色已晚。城上:城墙上。望气:古代认为从土中可以望见气脉,这里指从城墙上可以望见天空的变化。识真龙:指识别出真正的龙。 【赏析】 《过丰城观秋色》,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登丰城山远眺时
注释: 幽园:幽雅的园林。篁塘:指竹林。湘竹:产自湖南的竹子。来风:吹来的风。拂药房:吹拂着药铺。百尺红楼:红色的楼阁。望中黄鹄入苍苍:在远方看到飞翔的大雁进入苍莽的森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惠州秋天,与尹澜柱先生一起在叶金吾湖山泛舟时所作,诗中的“幽园”指的是作者的私家园林。诗人选择了这个园林中的篁塘作为游赏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首句“幽园选胜得篁塘”
这首诗是苏轼在惠州时写的,描述了他在湖山中泛舟的情景。 隔城朱阁两相看,万叠青峦晓色寒。 注释:诗人站在湖边,眺望着隔城的红楼(指官署)和绿树(指园林),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地伸展开来,清晨的雾气使得整个山峦显得更加冷清。 谁好曙烟争早起,美人先抚赤栏干。 注释:是谁一大早就起床观赏这美丽的景色呢?原来是一位美人,她轻轻地抚摸着红色的栏杆。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人早起欣赏湖山美景的画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