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穆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百顷玻璃合一湖,六桥分水入山纡。 芙蓉处处汀州晚,欲问临平绣似无。 注释: 百顷玻璃合一湖: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如同百顷的玻璃一样。 六桥分水入山纡:指有六座桥梁将湖水分成几股流人山谷。 芙蓉处处汀洲晚:意思是说在秋天,荷花遍布的湖中汀洲上,夕阳西下,美丽动人。 欲问临平绣似无:想要知道这个美丽的景色是否像传说中的临安(今杭州)那样美得仿佛是绣出来的
注释: 千林寒玉净无尘,断岸平桥紫蓼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色。千林的树木在寒霜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仿佛一尘不染;断岸上新建的桥梁与旁边的紫蓼花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别有仙源看又失,石桥曾见玉为人。 这里的“仙源”可能指的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让人不禁想要去探寻。然而,当再次面对石桥时,却再也找不到那曾经见过的玉人踪影,令人感到惋惜和怅然若失。 赏析:
【注释】 暑烈:暑气炎热。初残:刚过中暑的时期(暑气将尽)。晚波:傍晚的水波。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兰舟:指香木船。争:争相。就朝云:对着云雾。酹:祭。古丘:古代的坟墓,这里指坟墓上的土堆。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诗人赴惠州途中。诗中描写了秋日泛舟时所见景色及所感之情。首句写天气已由盛夏转凉,暑气渐消,气氛宁静。次句写舟行江上,晚风轻拂,水波不惊。第三句写舟中有酒,但自己不饮而要向坟前祭酒
【注释】 勾漏:古代传说中炼丹的地名。令:使动,让、叫的意思。葛仙:指传说中的仙人葛玄。冰嘶鹅管: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玉田田:形容炉火映照出一片晶莹如玉的田地。再向寒灰续紫烟:再次点燃紫烟,即重新炼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炼丹时所作。首句“勾漏当年令葛仙”,意思是说勾漏这个地方当年曾经让葛仙炼制过丹药。勾漏,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浙江上虞市一带。据《真诰》卷十九记载:“太虚元黄,始肇鸿荒…
我们来分析题目“哭袁羽人山人”: 1. 哭袁羽人山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述了一位名为袁羽的人。 2. 关键词“哭”,暗示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某种悲伤或哀悼的情感。 3. “袁羽”是诗中的主要人物,可能是一位诗人或文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与诗歌创作或诗人相关的内容有关。 4. “山人”通常指隐士或山林中的隐者,可能意味着袁羽生活在深山之中,过着隐居生活。 5. 从诗句的结构和内容来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句语言、内容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诗中景物形象、用典等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作答。 题干是“同诸子游翠岩,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答案】 幽林无路水空闻,共洗繁花涧壑分。 漫说空山少人迹,不知鸡犬在层云。 译文: 幽深的山林里没有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理解诗歌的意境特点,同时要借助于一些注释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作逐句赏析,并指出诗句中的重点词语。 “晚聚仙坛”,点明时令、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天邈群真剩石坛”,写神仙们在此聚会,突出了神仙之盛、人之孤的特点
碧玉洞观瀑 碧玉,形容瀑布如玉般清澈。洞,指瀑布的洞穴。观瀑,即观赏瀑布。 如烟如雨细随风,眩目摇心百念空。 这两句诗描述了瀑布的形态和给人带来的感受。如烟如雨,描绘了瀑布如雾如雨般飘渺的景象;细随风,表现了瀑布的水流细腻而柔和,随风飘散;眩目摇心,形容瀑布的光线强烈,使人头晕目眩。百念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瀑布时的心境,所有的杂念都被冲洗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试向断崖寻落处
赠王安侯 家还平楚接秋云,虎变龙争战未分。 我有吴钩三十载,未曾轻许笑逢君。 注释: - 家还平楚接秋云:家乡回到平坦的楚地,秋天的天空相接。平楚指的是楚国地区,秋云则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宁静的氛围。 - 虎变龙争战未分:比喻激烈竞争或争斗尚未分出胜负,暗含着战事的严峻和紧张。 - 我有吴钩三十载:我有一把名为“吴钩”的剑,已经拥有三十年了。吴钩是古代一种长柄剑,常用于战斗
注释: 1. 忆故马名春风燕 - 回忆着过去那匹名叫春风的骏马。 2. 轻同飞燕掠春波 - 形容那匹骏马轻盈如飞,如同燕子掠过水面。 3. 奋进曾怜托坎坷 - 曾经奋力前行,却不得不面对坎坷的道路。 4. 惟剩广栽西苜蓿 - 只留下了广阔的草地,种植着西方的苜蓿。 5. 年年风暖绿堤何 - 每年春天,温暖的风拂过绿色的堤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匹名为春风的骏马的回忆和对广栽西苜蓿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