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拂鹅溪写数枝,湘江秋水使人思。
疑真疑梦都非定,恍见空阶月冷时。
注释:
题画竹:题写在画上的竹子。
谁拂鹅溪写数枝,湘江秋水使人思:谁在鹅溪旁的河边写下几枝竹子?湘江的秋水让人不禁思念。
疑真疑梦都非定,恍见空阶月冷时:怀疑是真实的,还是梦境中的?恍惚间看到空阶上月光清冷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题画竹”为题,描绘了一幅画中竹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谁拂鹅溪写数枝”,描绘了画家在鹅溪边写下几枝竹子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描写画画的场景,巧妙地引出了后面的诗句,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次句“湘江秋水使人思”,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湘江的秋水,如同母亲的怀抱一样,让诗人感到温暖和安慰。在这里,诗人将故乡比作一个温暖的怀抱,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疑真疑梦都非定”,则是诗人对于画中竹子真实性的思考。这里的“疑真疑梦”,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竹子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也表达了他对这幅画作的赞赏之情。他欣赏这幅画作的技艺,更欣赏画中竹子的美丽。
最后一联“恍见空阶月冷时”,是诗人对自己与故乡的距离产生的一种感慨。诗人仿佛在月光下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和安慰。然而,他又觉得这种感情是如此地虚幻,就像是梦中的景象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距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竹子的描绘,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同时,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画中竹子的描绘,也传达出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