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访云阙,行行信所之。
寻源知有路,入室已忘歧。
卧石听高瀑,披云看断碑。
空山行客寂,夜语月来窥。

【注释】:

①白云山:即白云寺,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②檀园:即檀香庵,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③蒲涧:即蒲江县,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④信:确实,确实如此。所:指代前面所说的“散步访云阙”。

⑤入室:进入寺庙内。

⑥忘歧:忘记了岔路口。

⑦卧石:躺在石头上。

⑧高瀑:瀑布的声音很高。

⑨披云:推开云雾。

⑩断碑:断裂的石碑。

⑪空山:空空的山谷。行客:游客。

⑫月来窥:月亮从树缝中窥视。

【赏析】:

此诗为游历名胜古迹而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同朱竹庵陈咸懋、白云山访檀园范成两师失路寻源得至蒲涧的行程和见闻。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散步访云阙”,写诗人游览白云山时的愉快心情。“散步”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云阙”一词,既写出了白云山的高大雄伟,又写出了诗人对它的敬仰之情。

二句“行行信所之”,写诗人在云阙山中游览时的情景。“信所之”一词,既写出了诗人行走在云阙山中的自信,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四句“寻源知有路,入室已忘歧”,“寻源”一词,既写出了诗人在白云山中寻找水源的行为,又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之心;“入室”一词,既写出了诗人进入寺庙内的情景,又写出了诗人对佛门的向往之情。

五、六句“卧石听高瀑,披云看断碑”,写诗人在寺庙中休息时的情景。“卧石”一词,既写出了诗人在石头上休息的动作,又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听高瀑”一词,既写出了瀑布的声音响亮,又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聆听之情;“披云看断碑”一词,既写出了诗人推开云雾看到断碑的情景,又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之情。

末两句“空山行客寂,夜语月来窥”,写诗人在夜晚听到月亮的声音的情景。“空山”一词,既写出了诗人所在的山谷空旷,又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之情;“夜语月来窥”一词,既写出了月光洒在山谷中的情景,又写出了诗人对月光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时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优美动人,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