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倦尘鞅,风流寄竹林。
年深知道力,斗转会天心。
气至花知律,情娱鸟自吟。
胡为慧男子,生死肯重任。
辛巳元日
中岁倦尘鞅,风流寄竹林。
年深知道力,斗转会天心。
气至花知律,情娱鸟自吟。
胡为慧男子?生死肯重任。
注释:中岁:中年。年深:时间长。风韵犹存的风采。风流寄:意指寄情于山水。竹:指竹林。鞅(yāng):缰绳。
译文:中年时期厌倦了官场的纷扰,我借游历山水寄托自己的风韵和情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懂得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大自然的变化,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规律,鸟儿自由自在的歌唱,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喜悦。然而,作为男子汉大丈夫,我为何不能承受生命的重量,去承担起责任呢?
赏析:此诗以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为线索,展现了他中年时期的心境变化。首句“中岁倦尘鞅”直接点明诗人已经度过了人生的中年以后,这个“倦”字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接下来的句子“风流寄竹林”,诗人通过寄情于山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超脱。然而,这种闲适与超脱并非没有代价,诗人在随后的诗句中,用“年深知道力”,“斗转会天心”等词语,揭示了自己逐渐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不可抗力。同时,他也看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物的生存法则,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由。最后两句,诗人发出了“胡为慧男子?生死肯重任?”的感慨,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男性,应该承担起生命的重量和责任的观念。这既是他个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也是他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我激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抒发,表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