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
诗忆穷偏细,愁应定后宽。
水田时恐后,山气夜将寒。
力食何多难,凄然咏素餐。
注释:
闻罗曙云秋耕苦潦 其一
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
诗忆穷偏细,愁应定后宽。
水田时恐后,山气夜将寒。
力食何多难,凄然咏素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民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苦劳作以及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这句诗描绘了农民在寒溪边劳作的情景,他们远离家乡,在寒冷的夜晚中辛勤劳作,只能隔着秋天的月光看着故乡。这里的“寒溪”和“浦月”都是对农民生活环境的描写,“十里”则表示距离之远,“隔秋”则表示时间的久远。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艰辛的生活状态。
“诗忆穷偏细,愁应定后宽。”这句诗则是对诗人自己心情的描写。诗人在回忆过去的艰苦生活时,感到心中充满了忧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忧愁似乎会有所缓解。这里的“穷偏细”和“愁应定后宽”都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前者是对过去困苦生活的回顾,后者则是对未来乐观态度的展望。整句诗通过对诗人心情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水田时恐后,山气夜将寒。”这句诗则是对农民劳作环境的具体描绘。诗人观察到农民们在水田里劳作时,担心时间过晚;而在夜晚时分,山上的寒气也让人感到刺骨。这里的“水田”和“山气”都表示了农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而“时恐后”、“夜将寒”则分别描绘了农民们对这些自然环境的担忧和不适应。整句诗通过对农民劳作环境的描写,展示了农民们艰辛的生活状况。
“力食何多难,凄然咏素餐。”这句诗则是对农民生活困境的进一步揭示。诗人观察到农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劳作,但是他们所得到的回报却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凄然”(形容凄凉、悲伤的样子)地咏唱着“素餐”(指没有收入来源的清贫生活)。这里的“力食”表示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果,而“凄然咏素餐”则描绘了农民们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悲愤。整句诗通过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