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崇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的翻译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理解。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天街箫鼓厌繁华”,这里的“厌”字表示厌倦、烦腻,意味着诗人对于喧闹繁华的街道已经感到厌烦。接下来是第二句“静访湖山释子家”,这里提到了“湖山释子家”,可能是指诗人前往了一个湖边或者山林中的寺庙,拜访了一位僧人。第三句是“珍玩图书尤绚眼”,这里描述了诗人看到了一些珍贵的玩物和书籍,这些玩物和书籍在诗人眼中显得十分华丽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共八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麝圆䭔拍澄沙团,馉饳糖霜乳橘盘。 - 注释:麝香圆和䭔拍都是古代宫廷中常用的香料,它们在元宵节时被用于制作糕点,如这种形状似月的糕点。 - 译文:元宵节时,人们用麝香圆和䭔拍制作的糕点作为礼物相互赠送。 2. 蕉叶柿花宜利少,叫声浑杂市声欢。 - 注释:"蕉叶"指的是一种绿色的荷叶,通常用于包裹食物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句“看灯螃蟹月前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观灯的场景。螃蟹是古人认为可以辟邪、驱疫的象征,这里用螃蟹来比喻那些在节日里为人们带来欢乐与祥和的人们。而“月前供”则暗示了这个观灯活动的地点是在月光下,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次句“迓鼓金销画领中”,则是对观灯时音乐的描写。“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声音响亮且节奏感强烈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光祖的《元夕》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苍头喝道烛光微,梅压乌云柳压眉。 打块成团娇又颤,闹蛾簇簇翠冠儿。 注释: - 苍头:古代的一种官名,负责侍候贵族或官员的差役。 - 道:引导。 - 梅压乌云:形容夜色中梅花的影子如同乌云般厚重。 - 打块成团:形容女子娇小玲珑,如同打块成团一般。 - 娇又颤:形容女子娇柔可爱,又带点颤抖。 - 闹蛾簇簇:形容女子头上的装饰物繁多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寂创作的《元夕八首》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风飘蹀躞步摇轻,相唤相呼去看灯。 风飘的步摇轻轻摆动,相互呼唤着去观灯。 笑整玉梅藏素手,香肩三角卸吴绫。 笑着整理着玉梅藏在素手上,香肩三角解开了吴绫。 注释: - 风飘:形容步摇随风飘扬的样子。 - 蹀躞步摇:一种古代妇女头上的步摇,形状像蹀躞(一种小兽)而得名。 - 相唤相呼:相互呼唤。 - 看灯:观赏元宵节的灯火
注释:南丰是江西的地名,曾氏家族在这个地方有很高的声誉。艇斋君是曾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忠义词章萃一门是指曾氏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是以忠义著称,他们的诗词文章都是一门之长。手泽流芳凌劫火是指曾氏家族的家训和家风一直流传了下来,即使经历了战乱,这些家训和家风依然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人们的心灵。钦承犹得到来孙是指曾氏家族的子孙们都继承了祖先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赏析:这首诗是对曾氏家族的赞美之词
看灯螃蟹月前供,迓鼓金销画领中。 帘卷重楼灯乍试,柳稍风暖雪初融。
南丰而后艇斋君,忠义词章萃一门。 手泽流芳凌劫火,钦承犹得到来孙。
看灯螃蟹月前供,迓鼓金销画领中。 帘卷重楼灯乍试,柳稍风暖雪初融。
陈世崇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诗人,以其诗作清丽著称,与父亲陈郁并称“临川二陈”。 字伯仁,号随隐,生于临川(今属江西),居抚州崇仁。他的作品多记同时人诗话和南宋故事,被收入《四库全书》中,仅存5卷,收录其九首诗作。陈世崇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婉约动人见长,深受时人好评。他的诗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被视为宋代诗歌的传承者。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成为宋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