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 注释: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再次来到这个节日的发源地。屈原的故事让我不禁感慨万分,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我的哀思。 2. 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 注释:在炎热的地方悬挂着用艾叶制成的虎形符咒,但不知道这些符咒是用来驱邪还是为了比赛龙舟。这里的“见”字可能是一个笔误,应该是“重”。 3. 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
重登大海楼 夏日重登江上楼,凭栏怀古思悠悠。 窗涵月色花阴叠,帘卷潮光桂影浮。 石燕远翻天际浪,沙鲸近戏海门秋。 东南共有长江兴,坐对金樽醉未休。 注释: - 《重登大海楼》:这首诗是作者重访旧地时的感慨之作。 - 夏日重登江上楼:在炎热的夏天,再次登上江边的高楼。 - 凭栏怀古思悠悠:站在栏杆上,思念着过去的事情。 - 窗涵月色花阴叠:窗户里映照出月光下的花影和花影叠加。 - 帘卷潮光桂影浮
【注释】区进士:指唐玄宗时期的著名诗人白居易。闲居:在家乡的闲暇日子。东瓜:冬瓜,此处泛指瓜果。葫芦:南瓜类蔬菜,形状与瓜相似。独乐园:指作者自己的小园林。老夫:年老之人。兴到:兴致来了。拈笔写:拿起笔来写诗。客来:客人来访。向邻沽:请邻居借酒喝。菜根:这里指粗茶淡饭。竹杖:用竹子做成的手杖。随意扶:随性地扶着行走。几度倦眠山月上:几次因疲倦而入睡,直到山头月色明亮。梦魂:梦中的灵魂或精神。皇都
蓟州兰 幽兰自芬香,淡云微雨润轻尘。 窗窥弱质偏怜汝,幔卷奇香故袭人。 小畹未轻三月雨,后庭先放一枝春。 东风似解游人意,往复燕京赏更新。 注释: 1. 幽兰自芬香:形容兰花的香气浓郁、自然。 2. 淡云微雨润轻尘:形容天气微凉,细雨滋润了大地,使得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3. 窗窥弱质偏怜汝:指在窗前观察兰花时,对其柔弱的姿态感到怜爱。 4. 幔卷奇香故袭人:形容兰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注释】 1. 题秀南兄寿册:题写秀南哥哥的祝寿文。 2. 五岭南来祝寿星:五岭以南的人前来祝寿。 3. 天伦燕乐赋长庚:天上的星辰是天伦之乐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祝寿之人。 4. 风尘海内皆朋友:四海之内都是朋友。 5. 桃李园中有弟兄: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有兄弟(指好友)相聚。 6. 泉石未应淹岁月,芝兰犹喜挺阶庭:泉水和石头不应该是消磨岁月的工具,而应该让人欣赏;君子如同芝兰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鬓” - 指诗人的鬓发。鬓,即两侧靠近耳朵的头发边缘,此处用来比喻岁月在人脸上留下的痕迹。 2. “六十年来鬓已斑” - 表示诗人已经六十岁,而他的鬓角已经开始变白,象征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痕迹。 3. “是非名利总无关” - 表明诗人超脱于世间的是非和名利之外,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或不关心。 4. “兴来吟首诗随意” - 当诗人心情好时,他会随意吟咏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解析 诗句释义 1. 百里初逢上大夫:这句话表达了在遥远的百里之地首次遇见尊贵的上大夫,意味着初次见面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 清标雅望挺三吴:这里的“清标”指的是高尚的品格和清晰的志向,而“雅望”则是指美好的期望和声望。整句话的意思是,他的高尚品格和远大的志向让整个三吴地区的人都感到敬佩。 3. 化行江汉风同美:这句话描述了他在治理地方时推行的政策,使得江汉地区的风气变得美好。 4.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喜向鸣弟黉报:这里的“鸣弟”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误写,可能是指“鸣弟学”或者“鸣弟才”。"黉报"通常指的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的通报。这句话可能是说,我很高兴地向鸣弟学(或者鸣弟才)报告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是我向他报告学校的成绩、荣誉等。 2. 泮水涵光亦有年,喜看华馆笔生烟:泮水是古代的学校名称,这里指的是学校的泮池。泮池的水波映照着阳光,显得特别明亮
《雪中遇东征兵船》赏析 在明朝诗人张嗣纲的笔下,《雪中遇东征兵船》以一幅壮阔的战争画卷展现于我眼前。这首诗通过描绘雪中的战场景象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事及人民的深深忧虑与关切。 首句“雨雪霏霏柳叶残”,便给人以寒冷刺骨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冰封的世界。随后的句子“兵戈东下拥吴关”,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战争的背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紧接着,“玉山影黯旌旗冷
注释 1 墨绶遥承汉诏新:墨绶指古代官员的印信,象征官位。"遥承汉诏"表示远离故乡,接受来自汉朝的诏书。 2. 分符初向粤江滨:分符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代表权力的分配。"初向粤江滨"意味着新的职务开始的地方在广东省的海边。 3. 单车暂尔驰青海:这里的“单车”指的是单人旅行或独自承担重任的象征,而“驰青海”可能是指去往青海(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执行重要任务。 4. 三异应知动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