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译文: 马蹄无时不沾满风和尘,万里征途历尽艰辛。 手握缰绳在渡口防止雨滑,披上外衣在石头边带着泥痕。 参差不齐的大雁影映照在平湖上,断断续续的歌声隔着岸传来。 环顾四周关河云物都不同,十年经历世事无人能言。 注解: - 长安道中:指诗人在京城(长安)所经过的道路,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 - 马蹄无日不风尘:意指无论何时,诗人的马蹄总是沾满了尘土。这反映了长途旅行中的艰辛与不易。 -
《雪中遇东征兵船》 凛冽西风扑面吹,漫空积雪如丝垂。飞禽影绝行人少,折竹声哀过客稀。长铗剑鸣寒彻骨,穷途裘敝冷侵肌。可怜汉将东征去,多少无家未授衣。 译文: 凛冽的西风扑面吹来,漫天大雪纷飞如同细丝般轻柔。空中飘落的雪花,使得地面上的行人们都稀少了许多,只有偶尔有行人走过,发出轻微的声响。此时,一位士人手持长剑,在寒冷的天气里,他的身上穿着破旧的皮衣,显得格外凄凉。他感叹道:“可怜的汉朝将军
《谒漂母祠》赏析 《谒漂母祠》是明代诗人张嗣纲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明末,其内容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迹的回顾及对母爱与感恩的颂扬。 首句“雪霁维舟漂母祠”,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在雪花初霁时,乘舟前往拜祭母亲的地方——漂母祠。这里的“雪”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挑战,而“霁”则意味着天气转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转变。“扪萝且读表忠碑”一句
早朝大明宫 山河襟带壮皇京,玉殿初瞻北斗明。 五凤居尊仙仗拥,六龙御正晓钟鸣。 文班上应郎官宿,武曜中分列将星。 大拜久悬黄石略,前筹何惮请长缨。 注释: 1. 早朝大明宫:早上去大明宫朝见皇帝。早朝通常在清晨进行,以示尊敬。 2. 山河襟带壮皇京:描绘了大明宫的地理位置和壮丽景象。"山河襟带"指皇宫四周的山川河流环绕,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地位;"壮皇京"意味着京城雄伟壮观
独跨征鞍万里归,彭城巉崄不胜悲。 长安道中,作者独自一人骑在马上,一路跨越了万里之遥的路程回到了家乡,但是看到家乡的山川景色却不禁感到悲伤。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阴多白日迷歧路,露暗黄昏失霸矶。 阴云密布,太阳被遮住了光芒,使得原本清晰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夜晚时分,月光被遮挡,使得原本熟悉的地标也变得无法辨认。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回家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他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株树晓苍苍:指树木在清晨显得郁郁葱葱,苍苍是指树木的颜色。 2. 钟声扣上方:指寺庙的钟声响起,声音悠扬,传遍四方。 3. 清心和玉露:意为洗净心灵,感受清新的露水滋润。玉露是晶莹的露珠,象征纯净无暇,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4. 瑞气集香汤:意为祥瑞之气汇聚在香气浓郁的浴池或温泉中。这里的“香汤”可能指的是一种具有香气的洗浴方式,通过沐浴来洗涤身心,感受自然的恩赐。 5.
诗句释义 1 我爱廖夫人:表达对廖夫人深深的爱慕之情。 2. 风流不可攀:形容廖夫人的风采非常出众,难以匹敌。 3. 黄金轻世态:比喻廖夫人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或约束,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 4. 青眼盻人寰:“青眼”是古代一种表示尊重的礼节,“盻”是注视的意思,表示廖夫人在世间受到特别的关注和喜爱。 5. 芳桂多含馥:以香桂比喻廖夫人,暗示她的品德高洁,芳香远播。 6. 灵椿不老颜
十年横卧一貂裘,誓不歼胡死不休。 借箸自盟酬汉主,请缨谁为作曹丘。 狼烟满目旄旗竖,雁阵惊心匣剑愁。 何日五陵裘马共,深惭同学未封侯。 译文 十年前我在北方边关过着安逸的生活,身穿貂裘,发誓不让匈奴人侵犯国土。我手持筷子,向汉朝皇帝宣誓,愿为报国捐躯,请缨之人,又有谁能像我一样忠诚呢? 眼前狼烟四起,战场上旌旗招展,我内心充满了惊恐和不安,仿佛听到雁群的哀鸣
南湖巨浸水溶溶,昼夜如斯逝不穷。 天设一川分上下,流随两岸别西东。 注释:南湖巨大的水面波光粼粼,日夜不断流淌,没有尽头。天设了一条大江,将南湖分为上下两段,水流随着两岸的分界线向西向东流去。 古今消长通舟楫,岁月潺湲护禁宫。 注释:从古到今,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长都可以通过这条江河来体现,岁月的流转如同流水般轻柔地守护着皇宫。 圣代山河资带砺,封章频下勒金龙。 注释: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即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自己对“傲骨”与“幽怀”的独白,后四句写旅途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忧虑。 第一句:凭谁语,指凭谁倾诉。第二句:只自知,只有自己知道。第三句:笋舆,竹制的车子;皀帽,草帽;凉思,清凉之感。第四句:蕉鹿,传说中的仙人骑着的鹿;畴,田间;先觉,先于别人觉察到。第五句:黄粱,古代传说煮黄梁为粥可以成仙;半炊,一顿饭的时间。第六句:嗟予,叹息我